文/梁树丽
好长时间没有参加禾光读书会了,自从开学后就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中,感觉自己有点脱离“组织”,所以这周的读书会不管如何都必须要来的。
这次读书会是听刘芳女士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虽然我们读书会之前听诗云老师分享过,但是好书值得一听再听。
这是刘芳女士第二次给我们分享书,第一本《炙热的你》依然让我印象深刻,我发现她读书很多,而且她分享的时候总是会认真备课,她能很快从书中get到书中的精髓和,这是很厉害的阅读能力。
我们经常提到阅读素养,但是什么是阅读素养呢?阅读素养包括五个方面。
1.提取信息能力
2.整体感知能力
3.推断解释能力
4.评价鉴赏能力
5.联结运用能力
我自认为自己读了很多书,也自认为自己会读书,但是对照这五个方面,我发现自己的阅读素养并不高,甚至很低,尤其是读长篇的文字的时候,我总是没有耐心和细心,甚至缺少敏感性和深度思考力。
我在网上做了一个关于阅读素养的测试,我是以中学生的身份进行测试的,我发现自己连及格都算不上,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阅读是一种责任,读者应该对手中的书负起责任。
刘芳女士告诉我们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王彩琴教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一群不热爱读书的人在教学生如何阅读”,这句话在这次刘芳女士的分享中得到了验证。
我们不具备阅读素养,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呢?
我们平时上课讲阅读语篇,我们追求最多的是掌握里面的重点词,重点句,我们更关注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但是我们很少引导学生去更深度阅读或思考,尤其是对细节理解或推理判断,我们做的更不好。
高考以后的走向是读后续写,这是对阅读后的思考的延伸,这要求读者对语篇有深刻的感悟,否则我们就会无从下笔,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以前的泛读变成精读。
We are what we read.
我们知道相由心生,我们读的书最终会成就我们,也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了很多书,为什么还过不好自己的生活”,其实这就是读书的问题,我们读了,但并不代表我们读懂了,我们理解了。
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理解不是知道,而是和自己结合在一起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只有会迁移,这本书才是真正为我们所用,是真正的指导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Learn to read,in order to read to learn.
这本书中对阅读各种书都给出了方法与策略,以前总觉得历史类,哲学类,文学类等这些书对我们没有用,但是今天听完刘芳女士的分享后,我发现我还是格局小了。
第一次诗云分享的时候,我特别强调读书是输入,写读书感悟和讲书也是读书,而且是最高级的读书,但是在听完刘芳女士的分享后,我发现阅读是一种责任,我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作为老师我们读书更是为了给学生挖一方池塘。
刘芳女士分享后,大家针对此书谈自己的感悟与读书方法,从大家的分享中,我又一次获得了新知,比如姜老师提到的图式阅读的创始人康德与皮亚杰,她给我们提到读书的策略与方式应该是交互式的,她给我们推荐她这段时间正读的一本书《认知天性》。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了解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们有了方法之后自然能更好地走进书中,更好地读懂我们手中的书,但是读懂之后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是利己,我们用书指导我们的生活;一个是利人,那就是用书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更好地生活。
所以这本《如何读好一本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前段时间,我和培培老师还在聊给学生开英语绘本课,但是买书容易,讲书却很难,难在哪里?难在教学设计,难在问题的设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窘,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我们缺少阅读策略的指导。
老师缺少正确的方法,学生自然不会阅读或者不喜欢阅读,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提到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其实就是主题阅读,我突然发现这本书值得购买,我们要做读书会,要把阅读做下去,这本书就是最好最佳的指南针。
所以有些书可以泛读,但是专业性的书必须精读,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或许这不应该是读,我们需要“品”方能真正走进。
How to read a book?
How to be a good reader?
我们需要有smart的智慧,而这本书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当然我也建议大家读读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两本书结合定能获得更多碰撞。
希望更多的人能从读书中受益。
感谢刘芳女士的分享,感谢读书会可爱的小伙伴们,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