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饺子教子
有个富家子弟从小就特别爱吃饺子,而且每天都要吃一顿。但是他的嘴又特别的刁,吃饺子只吃馅不吃皮,两头的饺子皮就被丢到家后面的小过道里。 好景没持续多久,就在富家少爷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光了他家的全部家产,他的父母也相继病逝了。他变得身无分文,过惯了衣食无忧生活的他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邻居中有一位心眼儿非常好的大嫂,看到他的困境后,每顿饭都给他一碗面糊糊。这位富家子弟发奋读书,四年后考取了官位,并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大嫂说:“其实,你也不用感谢我,我并没有给你什么。我每天给你的面糊都是我当年收集的你丢的饺子皮,收集之后晒干,装了好几麻袋。我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于是就又还给你了。” 听完大嫂的话,他思考了很久,很久……
现在已经没有能让孩子挨饿的机会了,这就需要父母创造一些“场景”来让孩子懂得:人没有吃的东西的时候,就会饿,因此,每个人都需要珍惜劳动。不能让孩子一直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贫时思进取、富时忌安乐。
只有懂得思考、坚持努力,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整天好逸恶劳、挑三拣四,即使是抱着金饭碗,也有把饭碗磨完的时候。
爱子莫害子,要时时处处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而不要图一时的省心与安逸,让孩子放纵了自己。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低谷的时候遇见好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