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为我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自豪,我曾经为做出了全班都做不出的数学题窃喜,我曾经高傲地觉得上一个重点大学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我还曾经以为上了大学就是人生走上了正轨。
我接受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教育,亲身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轻松完成了大学期间不当回事的学业,毕业的时候进了普普通通的私企,此时尚不自知自己所处的阶层。
直到我在这个行业兜兜转转很多年,总是在不甘和妥协中不断穿梭,非但没能为自己建起人生“护城河”,连一间遮风避雨的“茅草屋”也没搭起来,终于清醒意识到自己就生活在底层。
终于印证了那句话,“拼尽全力,却还是没过好这一生”,我不得不静下来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我从自己开始,将成长的轨迹剖析给各位看看,看看我们是不是误会了一些东西。
1、学校的学习占比过大
首先,我出生在一个太过于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工人,得益于妈妈的远见,才让我和妹妹有了在城市读书的机会。父母虽然忙碌,但是不富裕。
每个有了孩子的父母大概都是会将爱倾斜向下一代吧,父母对我很少提出要求,家务不用我做,袜子不用我洗,他们对我的要求就是,你好好学习就行。
我成绩也很好,从来没让他们操心过,这可能更笃定了这样的任务分配,就好像我的生活只有学习,我不是没想过改变现状,我也想像同龄人一样去兼职、去赚钱,但都被否定了,理由就是外面太危险了,学生就好好学习。
学习占人生的比重达到了90%以上,这直接导致了该在这个阶段发展的能力、该在这个阶段尝试的失败都没能完成,而且把人生直接简化为学习的单一模式,就像被封印一般没有勇气去够到外面的世界。
当然也有突破围城的,但是这已足够说明了,成一番事业与知识完全不成正比,反而更多的与为人处世以及心理的强大密切相关。
2、在学校学习,在社会生活
我们很清楚,出了学校就将进入社会,大家都说学校是“象牙塔”,这意味着在学校的生活是惬意的、舒服的,是被保护起来的,直到要进入社会的时候,才要开始接受社会的毒打。
我很敬重为科研努力拼搏的科学家们,他们在学术上的研究让我们的科技、国防等各方面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每年读研究生的学生中又有多少人是钟情于研究的呢?
这其中,不排除以读书深造为由继续在象牙塔中逃避现实的人群,但是最终不都是要进入社会的吗?
经过对成功人士的发展轨迹进行探寻,我发现他们大都是很早就进入社会,也就是说当你还在没心没肺的捧着书本逃避现实的时候,有人已经通过真枪实弹实现了腰包鼓鼓。
即使对于大器晚成的成功人士,他们对社会也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对于事业也有所坚持,这更多的是一种品质,而这种品质是通过学校教育达不到的。
那就要求我们,尤其是女孩子们,要尽快的认清现实,尽快让自己参与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接受教育,同时不断加深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受巨人的教育。
这样的坚持和努力具有深重的意义,它不仅帮我们拥有更加宏大的视角,还能帮我们找到自己的坚持、初衷和热爱,还保护我们不容易被人蒙蔽、因小失大。
3、学业错放在做人之上
网络上经常会有高级知识分子塌房的新闻,而且现在的学术造假现象俯拾皆是,这些在学业上或者学术上都如此出色的人怎么就能这么渣呢?
因为这二者本来就没有太大关系,学业是学业,做人是做人,做人一般都来源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的朋友等。有时候,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以及成长环境,那就需要在经历中去学习。
其实,在哪里都有坏人,也不是教育让他们变坏了,而是他们本质上就有人格缺失,且因为高学历更容易伪装和隐瞒。所以我们要搞清楚的是这二者不能等同,我们需要清楚,学业可能能决定你走多高,但是做人才能决定你走多远。
女孩子除了要教育自己、养育自己,还需要保持一颗向善、利己的心,收一收圣母心,尊重别人的人格,也尊重别人的命运,别总想着改变世界,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与任何人的惺惺相惜都只是同行一段路而已。
所以,学校的教育极其有限,我们必须主动去接受其他的教育,去见不同的人,去见识这个世界的缤纷多彩和纷繁复杂。时刻保持一颗聪敏的心,主动在社会中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去适应时代的要求,越早绽放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