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教育漫话》1—4

1、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人的幸福或苦难,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情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衰体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无法取得进展。我承认,有些人生来就有聪慧的心灵和强健的体魄,而不用别人多少帮助;凭借超人的体质,他们生来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但这样的人本来就很少;我敢说,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无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我们幼小的时候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其微小、几乎察觉不到,都会对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人力就能将它引向别处,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只要最初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了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2、我想,儿童的心智易于引导,就像水性易于引导一样:这的确是教育的主要部分,我们关心的主要东西也应当是内心,尽管如此,“泥塑造的小屋”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一开始我要先谈一谈身体的健康问题,由于我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而大家都以为我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研究,所以你可能早就料到了,我会先谈这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涉及的东西不多,大概很快就能谈完。

3、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这些道理十分明显,不需要任何证明。

4、我现在要讨论的健康问题,并不是要讨论医生对于有病或身体不佳的儿童,应当采取什么措施;而是要讨论父母对原本健康的、至少是没病的子女,在不用医药的情况下,应当怎样维护他们的身体、使他们更加健康。这个问题也许只要一条简短的规则就能说清楚:绅士应该像诚笃而富足的农民那样对待自己的子女。不过,母亲们可能觉得这样做有点过于严酷,而父亲们又可能觉得这样做太简单,因此我要详细地说明一下。在此我只要说一个大家都能确实观察到的现象,希望女士们仔细考虑考虑,那就是,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于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