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有多少人是知道这个道理!却依然,挥霍着今天,寄望于明天。
1
不要给人生找太多借口,今天很短,明天也很短,每一时刻,都有每一时刻该干的事,错过了上个时刻,必然要占用下一时刻,甚至是更多的时刻,去弥补!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打游戏。我明知道我的目标是多更多的书,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优秀。但,几乎是一本书,捧在手里没几分钟,思绪就开始飘飞。
可能是今天这个时间点,关注的主播开播了。心里就告诉自己,书已经买回来了,随时可以看;但是主播的时间是国定的,他待会下播了我再看书。
也可能是,想着,今天过节,游戏里面应该有活动,去领个活动就走,看到活动内容是要完成任务,心里就想着,先完成游戏活动吧,反正用不来多少时间!然后,一坐下来就忘记读书任务了。
等到游戏打完,发现自己定的读书任务没有完成,就开始连夜晚加班完成任务。
有时候,会很认真的读书,有时候就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然后,又开始给自己找理由: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现在这种状态,是无用功吧,打了一天游戏,再看书这样没有效率,还是明天起来早点再看吧!
然后,日复一日蹉跎了下去,等到周末或者月底反思的时候才发现:呀,我还有这么多任务没有完成啊,然后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上一周或者上一个月的任务!每天都在“还债”中渡过,这样的人生过得煎熬、紧张、而没有效率!
焦虑愧疚源于每天都在还前一天的债。
2
有时候我的朋友会问我,怎么这几天看着你很憔悴,发生了什么事么?
当我把我焦虑的原因一说,有的朋友会很不以为然的说: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呢?走,撸两把就好了。
但也有的朋友会很不客气的说:自己心里明明有想法,就先把你要紧的事认真做完,再想其他。或者就很直接的说你把游戏删了吧。或者就给我出主意,你看你打游戏那么菜,打游戏坑队友会被骂,但是你读书,却有人会表扬你,如果你能在规定时间读完一本书,我给你个惊喜!
我为我有这些朋友而庆幸!
这两类朋友他们的说法无分对错,也不牵扯什么“诤友”,“损友”之类的。一类只是不忍心看到我现在焦虑的样子,想找个共同的能舒缓情绪的途径而已。另一类他们从根本上思考,从问题的源头来指导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在我的生活中第一类常出现在同性朋友之间,另一类多出现在异性朋友之间。也许是性别的差异,导致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
但毫无疑问的,他们都会对我现在,或者以前犯下的“错误”选择“原谅”,并且会找理由安慰。
在我看来,这种谅解和安慰,其实才是最致命的。往往当我们倾诉我们的不愉快或者坦诚我们的错误时,也许,不单单是抱着寻求安慰和开导,兼而有之的是,让朋友或者倾听者帮助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并用这种理由来催眠自己,原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别人的安慰,只是不想让你太难过,而不是成为你可以放纵的理由。
3
我每隔一周,或者一个月,都会对我上周、上月的工作和学习进行反思。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是早晨起来,放下手机静坐的时候。
当然我感觉反思最有效率的时间应该是在淋雨的时候,每当蓬头的水从头顶冲击而下,头脑会前所未有的清明。也许,是放下“手机”的缘故吧。
纷乱的世间,总是会给人各种各样的诱惑。每次拿起手机。说是查找一个东西,往往会被另一个突然弹出的新闻吸引了眼球。等到突然反应过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
然后就开始懊悔,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浪费了时间。其实,我也应该换个角度想,我虽然耽误了这么久的时间,但是我又看到了一篇好文章,这个文章给了我一些感触,我又学到了些东西,不是吗?
其实,反思也不单单是回忆和思考那些失败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问自己今天得到了什么东西?并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引导我们更好的改进。
一味地沉湎于过去,久而久之,就会惧怕反思;适当的给与自己认可和鼓励,我们将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4
人生之所以精彩,在于他的不可预知。我们总得留出一些备用时间。
我发现,其实,不止是我,我身边很多的人都过得很忙碌。不是急于忙别人的事,就是急于忙领导的事,从他们的抱怨声中,好像从来没有哪一天是为自己过的,哪件事是为自己做的。
我觉得,我们真应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过的这么忙。
上次看到一个公众号,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的一个闺蜜有一天给她发消息说,她这几天快要愁死了,领导安排录入客户信息她用了1周时间才录完,结果领导又让她把录好的信息所有电话号码中间四位全部用*代替。她说她感觉要奔溃了。
然后,作者告诉她,文档录入可以用拍照扫描形成文档,号码用*代替也有快捷方式。前后不过几小时。
这个故事当时我看了,就感觉又学会一招。
但时下,又想,如果我们平时多花点时间,多学习一些,丰富自己的话应该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再去丰富自己。
“忙”其实是借口,也是结果。
5
人有时候真的不能想太多,只有做了我们才会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更“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