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言文中,《烧饼歌》与《推背图》并称两大奇书,其共同点在于在历史文献中存在相关载录。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二中「铁冠道人」篇载:“太祖尝游鸡鸣寺,见刹宇高瞰大内,欲毁而更置之。铁冠道人令众僧迎诉。上问:‘何以知之?’曰:‘铁冠道人语。’上异之,遂止。因召道人问曰:‘今日我有何事?’对曰:‘太子某时进饼。’时中秋日也,上命锁于房以验。及时,太子果进饼。上方食,思道人,……道人已失所在矣,留《蒸饼歌》于案以献,歌辞于靖难、土木之事一一明验……”
顾起元(1565~1628),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卒于崇祯元年。
故对于靖难之役、土木之事完全是一种后知后觉,故《客座赘语》中有关「铁冠道人」之载,亦无法证其真伪。不过「铁冠道人」却是真实存在……
明·宋濂《宋景濂集》之《张中传》中载:“中字景华,抚州临川人,举进士不中,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谈祸福多验。为人狷介,寡与人言。尝戴铁冠,人因号曰「铁冠子」”。
《蒸饼歌》原文虽以不可见,但参考相似度推测,《烧饼歌》应是脱胎于道人张中的《蒸饼歌》。
因相传铁冠道人是刘伯温的师傅,故将《烧饼歌》冠以刘伯温之名。且经过数百年之传抄修正,亦是版本颇多。本文则是参照斟酌,综合诸多版本而成。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用膳,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内何物?」
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开视果然。
帝曰:「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
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帝曰:「现赐卿以免死金牌,并封卿大明国师,卿可将未来之事,一一声明,毋得藏头露尾,则有功社稷,万古流传矣。」
基谢恩毕曰:“我朝大明一统江山,移南偏北阙,虽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防乃孙。”
帝曰:“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虽属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入京。”
【评注】
「移南偏北阙」指永乐迁都,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
「太子」指朱标,先于明太祖病殁。朱标虽是嫡出,可最终继承皇位的却是「文星」。「文星」指朱允炆,即建文帝。
「高拱」原指将双手高拢袖中,比喻安坐而不须有所作为。《史记.苏秦传》即有云「今君高拱而两有之,此臣所以为君愿也」,故此处代指皇位。最后的「防」字,则有防备、防御双重之意。
「燕子」指燕王朱棣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