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孩子眼中的谁

《你想成为孩子眼中的谁》是今天听课内容,我想从课程获取的知识及从中受到的启发或感悟两方面来阐述自己所获。

01从课程中获取到的知识

从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到孩子希望我是什么样的父母之间的落差,需要作为父母的我做好父母角色定位、尊重父母之间的差异,做好分工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父母需要角色的定位

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生要经历的4个阶段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

第1个阶段是0~3岁,是孩子生命最初几年,父母角色非常清晰是养育者角色,我们要做好养育的责任,给足孩子安全感。

第2个阶段是3~12岁,孩子启蒙阶段,我们是规矩和情绪的教练,言传身教对孩子会有决定性的影响,需要我们在日常细节中做好榜样,这点与尹建莉老师说到的养育孩子关注细节是不谋而合。

第3个阶段 12岁-在大学或研究生阶段跨度整个青少年时期,孩子生命的萌发阶段,我们是好朋友。此刻的孩子有了想法且知道需要什么,也会从同辈团体中得到一个不同于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由教练关系切换到朋友为主,否则会出现沟通问题。

第4个阶段,毕业--走向社会,找到工作或者成立家庭,孩子生命的体验阶段,我们是支持系统。需要由积极介入到站在后面等待,当他们需要时父母是那个可以伸出援手的人。

(2)理解并尊重父母角色差异

父母角色不同是追溯到远古时代,由于父母分工长期形成的父母身体结构差异、大脑思维差异及导致父母的角色差异的,妈妈一般就是温柔,同情,同理的角色,而父亲则是给到孩子安全感力量、价值观,让孩子对于它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正确认识的领导者。在这个阶段最该注意的是,不是抱怨而是给出最好的教养分工。

(3)随时调整我们的心态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不同,我们要及时退出原有舞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不再被孩子时时需要,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失落和挫折,需要我们调整好心态去信任孩子有能力处理好问题,最后我们只需站在后面安静的等待,在他伸出援助手时提供支持的后盾。

我们永远是孩子的养育者、教练、朋友、支持者,而我们的角色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这个养育的过程中要对孩子时刻保持着无条件的爱与责任。

02 从课程中获得的启发及感悟

我希望成为孩子眼中所需要的父母,要做到这些需要父母不断学习和成长,这个不断学习和成长,是孩子给予的。一个好父母并不意味着是完美的父母,而是善于学习和反思的父母,同时养育孩子的过程是父母自我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这点我也深有体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发现孩子总喜欢把手机中朋友的聊天记录删掉,我忽然之间意识到一个问题,孩子长大了,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纵然我以前...
    蔡成润阅读 1,800评论 0 0
  • 本期课程重点: 父母不能只思考“我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还要思考“我希望成为孩子眼中什么样的父母”。 父母的角...
    幸福小瑞阅读 3,712评论 0 0
  • 从“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家长”到“孩子希望我是什么样的家长”,中间的落差就是“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家长”的主观意识。主...
    迷茫的老师阅读 3,345评论 0 0
  • 父母不能只思考“我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还要思考“我希望成为孩子眼中什么样的父母”。 父母的角色定位: 1.生...
    心清悦朗阅读 3,957评论 0 0
  • 你是怎样的人? 当这个问题问出来,答案是千差万别的。更有很多答案,也许并非是我们内心深处想成为的样子,而往往是因为...
    知了的树洞阅读 4,3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