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分享一幅摄影作品,朋友不懂欣赏反问如何是“好”时。是否会让你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为何我会对这幅作品情有独钟?又或者说,我该如何定义一幅“好”的作品?
或许?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牛的作品?可个回答不过是悬置了原本的问题。作者定义了作品?还是作品定义了作者?分析还得回到作品本身吧。
摄影作品,从物质性的角度来说,无非是些参数的堆砌。再经典的照片,由光圈、快门、速度所决定。若习得些许摄影基础,你也能从色彩,构图等角度出发进一步发表看法。但物质性的解释,总归泛用得很:油画作品,色彩笔触结构主体背景;音乐作品:音调旋律节奏曲式。艺术分析,若单从物质性的角度出发,会失去许多浪漫色彩。
就从摄影本身的历史发展而言,区区不过200年历史。而摄影作品一出现,就给写实派画技带来巨大的挑战。自古典主义以来,绘画一步一脚印地研究透视,解刨,结构,关系,题材也从宗教、肖像开始逐步拓展,或多或少因为摄影技术的出现,继而开始转向对光影、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究。印象派以及各种后印象派,抽象派的出现,似乎意味着追求拟真已成为束缚的牢笼,个人审美趣味意欲凌驾于实物范畴。
区别于绘画的精雕细琢,摄影是几乎一瞬间的事(当然也有各种长曝光手段成像,但总归凝结于一纸画面),仿佛是从时空之中,抓取了一段高精度切片,像记忆,却又比记忆更精细。摄影作品有着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时间属性,是指现实中的时间单向线性,摄影从一份动态中,把握了静态(静态的摄影作品按顺序叠加,又形成摄像,即电影艺术),“决定性瞬间”在载体介质上压缩成像,静态中,蕴藏了动态的想象;空间属性,不光是指画面记录了摄影者处在位置,更是镜头指向信息。不仅是地理位置,也包含所处空间的“场景性”。这都是需要摄者把握,观者细品的。看懂与共情,联结着镜头内和纸张外。时间与空间所诉说的“故事性”,成为摄影的本质,人文纪实类作品尤甚。
使用时间和空间打上精准坐标后,便确定了摄影的主体与内容。这也对摄影师,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摄影要求摄影师,首先得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冷眼旁观者。感受与发现能力,是最最稀缺与紧要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还是看山还是山,境界决定着水准,到后来,比拼的依旧是作者的内力。假如失去对生活的感受力,眼中的生活不过是轮回般的重复,谈何发现?摄影师对不同主题的感受能力以及研究兴趣,决定了他是一个风光派,纪实派,或是街头派。有趣之人,所见平凡细微之处,却也是大千世界。摄影这玩意儿,本就带有极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
主体之后,是技法的锤炼,借由作者挥洒自身的创意。在不断的废片中,寻找更好的表述方式,关乎到热爱。摄影技术的长足进步,让摄影的成本愈加廉价,普通人也能依靠一部简单的机器记录影像;计算摄影的调优,也不断地提升着图像质量的下限;聚焦能力的增强,让清晰不再奢侈。但你又有多久,没有慎重其事地拿出相机,将对世界的一些思考,装进胶卷中了呢?
——逛国家地理杂志展览有感,借以纪念我所失去的索尼黑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