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著名的绘本,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中的小栗色兔子一再地邀请他的爸爸大栗色兔子猜猜自己有多爱他。其中,所有爱的表达都是由小栗色兔子引导的。
这让我联想,为什么成年人很难主动表达爱?
亲人之间的爱是那么深沉,但是却总也开不了口。在有激烈矛盾的家庭中,人们甚至往往不知道到底家人是不是真的爱他。
有谁不愿意生活在温馨的爱里呢?
难道我们不希望常常被人爱着吗?
难道我们不想让我们在乎的人知道我们有多么爱他们吗?
这里面有很多困难之处。
首先,这和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关。似乎中国人一直都特别不习惯于用语言来表达爱。
《说文解字》把“爱”解释为“行走的样子”,可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从这个角度,我们喜欢用行动表达,而不是语言。
比如,我给你做饭,就是爱你;我给你买东西,就是爱你;我陪你做事,就是爱你。
没错,爱体现在行动中,但是,爱也体现在语言里。但是如果爱不先具像化在语言里,那么行动就会显得盲目。
比如:你最近太忙了,没吃好饭,我很心疼呀,今天下班后会回家吃饭吗?我给你做一道拿手好菜。
比如:看到你最近这么辛苦,我很心疼。我想让你放松一下,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吃好吃的吧?
这种说法,肯定要比没有爱意表达的“下班后回来吃饭啊”和“一起看电影呗”要深情许多吧!
后者的表达会对方不清楚你的动机,不能直接感受到你的爱。我觉得在每一个行动提议前后,都附带上表达爱意的语言,这个爱就特别的具体,特别打动人。
这也说明,仅仅一句孤立的“我爱你”,显得很空洞,没有触动心灵的力量。“我爱你”是应该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或语境中来使用,才有好的效果。
比如父母对孩子:我爱你,你是一个特别棒的孩子,你的笑容让我今天的疲劳无影无踪,我看到你特别有创意地完成了一个手工作品,我真为你高兴,妈妈/爸爸爱你!你真棒!妈妈擦地板的时候,你帮妈妈递过来纸巾,知道妈妈需要用纸巾把地板上的小渣渣给清理掉,你真贴心,妈妈爱你!……
比如孩子对父母:妈妈,你为我操了一辈子的心,真的辛苦了,我打心眼儿里感激和爱你!我愿你健健康康的、好好的度过晚年!爸爸,你就像咱们家的“老黄牛”,总是任劳任怨,你风雨无阻地照顾妈妈和我,我爱你,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有时候朋友之间也会说“爱你哟!”,特别是帮了朋友的忙时,听到这句“爱你哟”,我能感受到对方的那种喜悦和比“谢谢”更深的感激。但是如果对方没什么来由地说了一句“爱你”,我也会莞尔一笑,但并不会有特别的感动。
第二,很多人没有学到如何表达爱。
很多父母没有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学到怎样表达爱,成年后他们也没有有意识地给自己补上这一课。既然不曾学到,也就不太容易给配偶和子女合适的爱的表达。
有些人用控制的方式来表达爱。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是为你好,我才给你提意见,而你就应该听话照做。我怎么不给别人提意见呢?我给你提出来意见,是希望你做得更好,这就是爱你的表现。可是当他自己被别人求全责备时,他心里又往往是一肚子火。
所以,这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里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我为你好=我爱你,我为你好=我给你提意见,你接受意见好好改进=接受我的爱,你不接受我的意见=你不接受我的爱+你不爱我。所以,我们特别容易把控制当成爱。
很多孩子的离家出走,不是因为他不渴望家庭的温暖,而是因为他实在受不了父母以爱为名的控制。
大部分情侣只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才会说“我爱你”。但它更多地是热恋期的一种浪漫表达,或者是结婚前的一种助推。往往在结婚后,人们很快就进入了他们父母们的婚姻模子,不再继续向彼此表达爱,甚至渐渐变成了爱无能,很少牵手、不再拥抱。
而在亲子之间,如果自己从小没有积累和学习到表达和回应爱的方法,那么面对自己的孩子,也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有些父母就简单地把关心孩子的吃喝拉撒、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当成了爱孩子。
爱的繁体字“愛”中有个“心”字,意味着爱是内心层面的情感交流。但是很多父母和孩子没有这种情感交流,只是在单向地输出自己对孩子的担心。
不会表达爱,还体现在不习惯赞美、欣赏、鼓励和认可亲人。当我们和最亲的人说“我爱你”的时候,往往觉得难以启齿,说不出口。对那种场景感到陌生。我认为,正是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文化,这种表达才显得特别重要。它不像是在西方,比如美国,像是一句口头禅。它对于个人才有着非凡的意义。
第三,大部分父母对青春期以后的子女很难表达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很多父母已经越来越多地对孩子说出自己的爱。我就听到过不少妈妈对孩子说“妈妈爱你”。
但是,一方面,这种表达似乎只限在孩子比较幼年的时候,随着孩子的长大,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完全没有了。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往往有比较多样化的方式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无论是语言的还是肢体的。
各地都有一些表达爱意的昵称。
比如我的老家叫孩子“小狗儿”或者“狗儿”,里面就有特别疼爱这个孩子的感情。我记得大学以前我爸爸总是叫我“狗儿”。小时候听到爸爸叫我“狗儿”就觉得很暖心。爷爷奶奶偶尔也叫我“狗儿”。特别喜欢我的叔叔阿姨可能也会叫小孩儿“狗儿”。
小的时候,父母们往往对孩子会抱抱、亲亲、举高高,这些肢体语言都能比较充分地表达他们的爱。
但孩子长大成人后,过于亲密的称呼和举动,就显得不合宜了。很多爱意的表达,被转化成间接地关心和问候。
另一方面,亲子间直接地表达“我爱你”,似乎还是局限在母子之间,在父子之间依然稀少罕见。
父亲仍然大多不善于表达情感。对父爱的深沉,子女总要等到一定的年龄方能体会到。我记得有一次,我家公对我说,他和我父亲聊天,听我父亲给我讲了很多我小时候的事情,他特别感叹,觉得我父亲真爱我!他的话,让我特别感动。
大部分家庭可能都是这样。父亲对子女的爱,很少直接表达。当孩子长大,更多地就是远远地看着,把那份爱静静地放在心底深处。
最后,有时候,人们不好意思表达爱,是因为觉得这么柔软地表达自己、暴露自己的情感,是情感和心理脆弱的体现。很多人习惯了做一个坚强的人。
但是恰恰相反,一个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里的人,才是脆弱的,他害怕受伤,害怕自己爱意的表达得到的是无情的回应。
而一个敢于表达爱的人,才是坚强的。因为不管你如何回应我,那是你的事,我已经把我的爱说出口了,在我这里,我是舒坦的,或许渐渐地,你也会舒坦,也会自由地说谈爱。
爱就爱,说就说,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