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一些不切实际的期许,那样会让你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而憎恨这趟旅途。关注脚下的每一步,不要盯着虚妄的山顶。
最近打算写一些段子,尝试一下,我觉得1-2周应该就可以有篇稿子了吧,然后去投投稿上上开放麦,体验体验,感觉应该挺好玩的。最近听播客里面说,纽约就有1000多个脱口秀演员,而中国才有300个,感觉这应该是个挺好挺大的市场吧,毕竟大家都希望能开心一点,尤其是在现在这种萎靡时期,就需要娱乐产业了。我觉得可以去尝试尝试,毕竟本身也很有趣。
昨天晚上看了一个罗翔的访谈,感觉他这个人内心充满了悲悯。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脸上全是自信,确实有点狂妄的感觉,现在看他总是眉头紧锁目视远方(而主持人则在他的旁边,他的余光范围内)。希望他的内心不要觉得过于痛苦。医生、律师、警察,保险,我觉得这样的从业者每天见太多阴暗和生死。相比起来我现在的工作真的很轻松了,我应该感到满足,不要被期望所折磨。
看了一篇关于预制菜的文章,有一个点真的很值得关注:应用预制菜使餐厅成本大幅下降,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卖和堂食都开始使用预制菜。抛开健康的问题(食品卫生、配料的糖油盐超标等),畅销的预制菜势必味道很好,接受度广,从而被更多餐厅所使用,这使得我们逐渐丧失了口味的多样性。一道酸菜鱼,无论你在小餐馆还是大酒店,无论在北京还是在西宁,吃到的口味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逐渐趋于标准化,这正是科幻小说反乌托邦内容里面所描述的。还有一个有趣的点,中式预制菜最开始的理想是进入家庭厨房,畅享的是由于预制菜的普及,我们最终不再需要中式厨房(这是不切实际的期许吗?)。可能就像美国人的厨房,从巨大的冰箱里面拿出冷冻披萨放到烤箱里面加热一样。然而,现在在天猫上的预制食品中,top榜依然是方便面、速冻饺子之类的,而不是类似酸菜鱼预制菜这样的产品。预制菜的发展并没有按照预想中那样进入到家庭厨房,而是拐弯闯进餐厅后厨。
这半年也在闲暇时间一直关注着AI作画,2年前AI还不能准确识别猫咪,今年3月份AI画人脸还很蠢,衍生出很多恶搞的meme,而从9月AI已经能出稿非常精致的人像了,可以融合各种风格,可以有很宏大或者精致的场景。有些人又开始酸了,说AI绘画没有感情,AI作诗没有感情,AI谱曲没有感情,都只是一串数字,而人类创作的都富有感情在里面。且不说人类“创作的”那些行活,人类本身真的有感情吗?我们的感情,是完全自主的吗?是否同AI一样,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来的,学习来的?如果是完全自主的感情,怎么解释在主观上不可控制的抑郁、怎么会有靠药物就可以调节愉悦?人类的感情分类是有限的,喜悦、满足、平和、悲伤、嫉妒、愤怒、仇恨、厌恶,可以被全数列举出来。激素和化学物质调节着人类的情绪。文字可以有0和1组成,图片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像素组成,音乐只有7个基础音级和5个基础节奏型。一切都是有限的表达,具化为数字,AI学习他们,组合他们,模仿他们,修正他们,表达他们,最终创造他们。不要对人类有着不切实际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