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教师读书的建议。
总原则:“不靠教参,多读原典,夯实基础,敢于怀疑”。
建议教师少读教参、不依靠教参。教师对于专业上的疑难问题,应该回到原点,找到原著。
要有独到的眼光和思想,首先需要夯实自己的“底座”(教师的学问)。
夏丏尊提起李叔同时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
教师真正能留给学生的,是找寻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老师好学不倦,刻苦钻研,敢于怀疑,善于创新,才能影响学生保持从老师那里得到的读书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将来不管世界再怎么变迁,都能够受用终身。这样的人,有一个完善健全的人格:既不会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会迂腐顽固;既不会浅薄庸俗,也不会脱离实际。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三尺讲台就是教师的生命舞台。教师永远要懂得敬畏讲台。
古人从师学习叫作“从游”。
清华校长梅贻琦对于“从游”有个妙解,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师道”: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在95岁时写了一幅字,至今挂在复旦大学校园里:“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