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 第521天
“考试得了高分,不叫有知识;茶余饭后能高谈阔论,这也不叫有知识。这些场合下,知识虽然有用,但是这些知识都不太牵扯到具体的得失,所以只是智力游戏。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实用的知识才是知识,而是在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它打破了人们对于知识的固有观念。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的观念里,知识就是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案例、道理,等等,它们都是有体系的。那个时候,我们至少坚信两件事:一是学术上的知识体系是确定的、通用的,是可供所有人学习和参照的;二是学霸或名师必然掌握了知识体系或知识框架,看到了知识的全景,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因此参照他们的知识体系就是走捷径。这两种观点在求学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以致人们形成了思维惯性,在探索个人知识体系的时候,也不假思索地延续了这种观念:找一个最权威、最确定的认知体系去学习和照搬就好了。
如果有这种想法,就说明我们把“知识”和“认知”混淆了,这直接导致很多人以“寻找最优认知体系并全盘学习”为标准,忽略了他人的认知体系与自身实际需求的差异,因为个人成长的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