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行从年初就释放“变革到了深水区”的理念,这一年从架构改革、全员营销、拓展业务、系统上线到处罚案件,所有人都有吐不尽的“苦水”。
银行的这场改革变革没有任何宣导和演练,当然也不会有演练,所以就预示着错了改,改了再改。银行工作是层级管理,所有的具体工作都是要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
大领导不容易,绞尽脑汁想核心经营理念并努力推动实施;总行部门负责人不容易,脚不沾地组织开会、参会、谈话、进企业;分行行长、分行副行长更不容易,调研、开会、和老赖博弈,最可怕就是如果指标完不成还要上升到政治担当,并且扣绩效。
全行的改革变革对于基层员工的变化也不小,明眼人能看到的,一是业务条线在赚钱的驱使下没日没夜工作,同时在强指标的压力下,得了抑郁症。二是非业务条线日日加班,赚不到钱还累坏了身体,得了颈椎病腰脱。
如果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基层员工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挂钩的人是“不用扬帆自奋蹄”。而多数支持性的岗位,后勤保障的岗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突显。当然大领导可以宣传“奋斗者”文化,管理上可以评优选先,不过人性总是那么现实,现在不到50岁的员工都做梦想退休,这样的思想是很耐人寻味的。员工的思想和动力都体现在落实新理念的工作中,他们甚至不要绩效工资,以各种借口和方式不上班或者不干活。
大领导非常辛苦,分行行长、总行部门负责人也是披星戴月,基层员工卖命营销吧、努力工作。距离年末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断有政治指标任务涌现。我觉得在所有工作环节过得最难受的是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也是整个管理链条中最尴尬的角色。
基层管理者的尴尬主要体现在:对上是没有人告诉你新的改革变革怎么具体落实、怎么干,上面美其名曰“相信你的能力”。对下为了避免下属干很多无用功,自己需要绞尽脑汁寻找他行或者相关人员的帮助,有时还要听到下属强势的语言嘲讽。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种监督检查部门三季度“奔赴”一线,使得基层在接待上已经不堪其扰,在管理上还要提高层次,年末冲刺。时间和精力在哪里?你说尴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