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的采购订单通过MRP运行将产生例外信息,表明采购订单交货将满足不了生产订单
过期的未交货的采购订单在J公司是不允许的,必须由采购人员提前申请审批,通过再次与供应商沟通或调配其它供应商资源以保证采购订单的交付,如果因采购延期,不得已才调整生产订单。
日常检查中,仍然发现过期的采购订单,尤其以部分交货的采购订单延迟居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通过调查,发现过期的采购订单基本上是未完全交货的,经确认部分未完全交货的采购订单为因仓库实施了不良品扣除流程导致,则由采购部ERP主管将此采购订单打上完全交货标志,关闭此采购订单。
若因分批交货、或延迟交货导致采购订单过期,则要求采购主管提前审批。
这里介绍下什么是不良品扣除流程:
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入库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良品,则将不良品物料移入不良品库。
待供应商下批供货时,仓库保管员查看不良品库存,若有则直接在采购订单中扣除入库数,将不良品帐再移于材料库,不良品实物按退货流程办理退货手续。
因扣除不良品入库数,采购订单为未完全交货,但余下的数量供应商是不会再交货了,需将该采购订单完全交货标志上。
按MRP运行原理,该采购订单需在当天关闭。要么由保管员通知采购ERP主管关闭,以及ERP主管查询经确认后再关闭。
能不能由保管员来关闭此采购订单呢?显然采购订单更改权限放全保管员的解决方法是不适合的。
采购订单完全交货标志是依赖于入库数量等于或超过采购订单数量(超量交货允许的前提)时自动标志上,能不能入库数量小于采购订单数量也能使采购订单完全交货标志上呢?
答案是显然的:因不良品扣除场景,保管员收货入库时将完全交货标志由“自动设置”手动改变为“设置”即可实现。
这一思想,完全体现了实际业务与ERP同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