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倒性投放:广告要‘广’
华杉老师讲道:“兵法的原则就是压倒性的投入,我们要的是成功,而不是把广告费省一半回来。2018年,我几次下乡走市场,无论是在新疆,还是河南,所有的小城镇到处都能看见OPPO、Vivo手机的广告牌。它们会在一栋楼上方很多招牌,有时候甚至会把一栋居民楼的每一家的阳台都做上它的招牌。你说,这些招牌哪一块是浪费的呢?这是要把信号能量最大化,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华杉老师这句话讲了两个道理,一是关于花钱的,二是关于成功。
花钱的道理是:我们在花钱的时候,考虑的第一件事不是绞尽脑汁想怎么少花这笔钱、怎么省钱。而是从一开始就要定义,花钱是投资行为还是消费行为。如果是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投资的目的是积累资产。这个时候,花钱的逻辑是:用现有的钱尽可能买贵的。因为贵的保值。
成功的道理是:成功是压倒性投入带来的结果。
华杉老师在这里举出的是手机制造商OPPO和Vivo的例子。
同样都是生产销售手机的,不同的品牌取得成功的真因是不同的。苹果胜在产品创新、小米胜在定价、OPPO、Vivo胜在渠道。上面的举例就是OPPO、Vivo在渠道上获得成功的关键动作。它们的渠道是三四线城市和县镇,关键动作是在县城铺天盖地地上招牌。当小镇青年买不起苹果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它们。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方法》第50页讲道:“企业经营的产品可能一样,但是经营活动的组合却可能完全不同。战略定位是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这套独特的经营活动,实现三个效果:①独特的价值;②总成本领先;③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我在这里最深的感触是:虽然是同行、生产销售的产品是一样的,但不同企业之间没有竞争关系。因为做企业的目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生存下去,成为基业长青的品牌。其实有同行的益处是,一起把盘子做大,共同承担行业教育成本。
要生存下去就需要发展生产下去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指的是创新能力,创造性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需要,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
「创新」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创新带来独特的价值、成本领先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另外,生存的关键除了创新,还有成本结构问题。独特的经营活动=独特的成本结构。
虽然生产同样的产品,但每家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一样。比如,每年苹果新品上市线上线下要打多少广告,很少有见小米和OPPO这样做。这背后是经营活动和成本结构的不同。
2.获得流量的三种方式
华杉老师讲道:“一讲互联网营销,总是在讲买流量和流量转换。事实上,流量转换是一切销售最基本的原因,总是先有流量来,然后才转换为销售。流量从哪里来呢?流量从三个地方来,①渠道;②广告;③品牌。从渠道来,比如说你在大街上开了一个商铺,你交的租金买的是什么呢?买的就是每天从这条街经过的人的流量。从广告来,就是你通过广告的投资让顾客知道你,或者有了购买的兴趣,让他来购买你的产品。从品牌来,就是消费者是认你的品牌直接来找你。这个时候,你的流量成本就是0。所以我们要将流量转换,首先就要讲流量成本。”
再学这一部分,我对「流量课题」的理解更深刻了,流量课题下有三个子课题:①流量从哪来;②获得的流量成本;③完成流量转化。这才是一个销售的闭环。
销售的本质是完成『流量转化』,销量增加的前提是有流量。
流量从哪来呢?流量本质是花钱换来的。
一是渠道,去流量多的地方买一个坑位,转化路过坑位的流量。比如说,在火爆的夜市租一个摊位,卖自己的产品。这种情况是不缺买东西的人,关键是自己的东西能不能卖出去。只有把东西卖出去,完成流量转化,销售闭环才完成。关于卖东西的模型是华与华方法中的「流量循环模型」。
人的一切行为是刺激反射行为。作为商家,卖东西时想要获得的行为是:买我产品+传我美名。
关于「买我产品」,我想让别人买,要发出关于『买』的刺激信号,很简单,就是李佳琪的口头禅:买它!如果这里要展开理解,刺激信号的编码要结合「消费者的四个角色」,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顾客坐着滑滑梯,滑到收银机,一气呵成“交”!”
关于「传我美名」,我不仅想让别人买,还想让买的人替我传播,让更多的人来买。这里的关键是:设计一句别人替我传播时说的那句话。这句话是打动买的这个人购买,以及其他人购买的关键句。
二是广告,借助媒介的力量,传递品牌信息,让更多人知道。投放广告是花钱买宣传位,跟流量转化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打了广告,不一定带来销售增长。
三是品牌(资产),让顾客自己找上门,这种方式的流量成本为0,也就是说不花钱,纯靠自身魅力。
我在这里理解了「做品牌」的目的。其实我之前对「做品牌」这件事还不理解,所以在做品牌的时候没有底气。
现在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加上中国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时那种满地捡钱的时代了,随随便便生产点什么都能赚钱了。过去的这种代工、贴牌的生产型企业做品牌的意愿度空前的高涨。大家对做品牌这件事的唯一期待是:做品牌能提升销量。但是做品牌与提升销量之间的关联性没理清楚。
我在这里才理清,做品牌是获得流量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做品牌能获得流量?它本质是品牌资产的贴现,加上做品牌的过程是流量成本持续降低的过程。
回到前面学到的品牌第三原理:『品牌资产原理』。
为了实现最终目的「品牌资产贴现」,我们要进行「品牌资产」操作实务,也就是:“第一步,品牌资产盘点;第二步,品牌资产排序;第三步,制定品牌资产目标;第四步,品牌资产投资。”(《华与华方法》第141页)
这是我们能够实现最终目的、做品牌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做的事情。这背后的理论支撑是「华与华品牌三角形」。这也是我们在做品牌的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回到品牌三角形,画品牌三角形的原因。
我在跟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做品牌的理解是:烧钱。我们会提一些需要花钱投资品牌资产的动作,小到品牌周边的开发,大到办一场展会、行业论坛,甚至是在飞机的机身上刷广告。
这里花钱是非常肉疼的,而且这些钱是投资,积累品牌资产,一时半会无法成为流量,实现流量转化,跟销量没有直接关联性。
那做品牌有什么用呢?①做品牌的过程是持续降低「流量成本/获客成本」的过程;②掌握流量主权的方式;③积累品牌资产,50年后贴现。
华杉老师讲道:“有了互联网,特别是有了搜索引擎之后,我们就有了一种新的流量获取的方式:购买关键词。顾客通过搜索关键词,导入我的这个店里面来,也可以转换为购买。当我去投互联网关键词的流量购买的时候,我的流量成本会怎么样发展?它会越买越贵。由于有其他公司去竞价,购买关键词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最终会发展到你赚不到钱。我花钱让关键词越卖越贵而自己没有半点积累。所以,不管我花多少钱,这些钱都花掉了,它不能储蓄起来。但是如果我把钱投入自己的广告,我投资的时间越长,我的品牌资产的储蓄就越大,我的流量成本就越低。”
我在这里明白了,有了「互联网」意味着什么?互联网是新的获取流量的渠道。无论是搜索引擎时代的关键词,还是当下电商、抖音、小红书,都是新的获取流量的渠道。我在这里理解,做电商、跨境电商、抖音、小红书,这本质是在开拓新渠道,在新的渠道中,扎个摊位。
关键词还跟电商渠道不同,电商渠道还有销售渠道的性质,是一条完整的销售通路。关键词只能把顾客引到面前,顾客买不买不一定,需要进一步转化。
买关键词的意义是:顾客在搜关键词的时候,能够成为前几名跳出来。属于「流量循环模型」中的『被注意』的环节。在产品同质化的时候,对于顾客来说,买谁的都是买。先被注意到的品牌,被买到的几率更高。
买关键词最大的bug是:竞价机制。一开始买是有好处,但被同行发现之后,大家都来买,就把关键词的价格抄上去了。这样下去,需要花高价买,越买越贵,虽然实现了流量转化,企业也从中赚不到钱。因为「流量成本」在持续攀升,利润也就不断地降低。
同时,更重要的是,资源/子弹是有限的。花了钱买流量,也就意味着没有第二份钱投资品牌资产/打广告。买流量跟吸毒是一样的道理,交换的是流量主权。丧失流量主权,也就意味着企业成了渠道商的肉鸡,只有被宰的份。
投资做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不断降低流量成本/获客成本,最终趋近为0.
在同样的生产成本下,流量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这还是回到了经营活动和成本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