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陈海贤老师的《了不起的我》
我们内心与生俱来带有一些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让我们追求稳定和可控,排斥改变与发展,令我们想要转变的愿望和现实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冲突。
转变是很复杂的,它涉及行为习惯、心智模型、人际关系、关键期的选择,以及人生发展阶段的方方面面。”
在深陷自我怀疑,或者身处逆境苦苦支撑的时候,不要忘了自己的潜力。
有些人是天生的人生赢家,很容易就有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这不是了不起,这只是幸运罢了。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他们需要不断去面对和解决自我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难题,努力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这是一种了不起,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了不起。
如果你被焦虑淹没,不知道该从什么事情做起,你可以用“小步子原理”提醒自己;
如果你总是担心失败,不敢行动,你可以用“奇迹提问”推动自己;
如果你总是在该工作、学习的时候娱乐,你可以用培养“环境场”来帮助自己;
你会不断走出心理舒适区,创造新经验;
你的思维会从保守、僵固变得灵活而又进取;
你能够摆脱纠缠的关系,发展出主动、独立、为自我负责的新关系;
你会不断脱去自我的旧壳,并从中长出崭新的自我;
你会收获岁月和经历凝聚成的智慧,最终成为了不起的自己。卡尔维诺(Calvino)曾经说过:“世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而且会在人类之后继续存在,人类只是世界所拥有的一次机会,用来组织一些关于其自身信息的机会。”
对你来说也是如此。在你存在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了。在你死后,世界还会继续存在。那你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是给世界一个机会,让世界通过你的自我发展,变得更好。别辜负了这次机会。
举例:他以前是一个特别纠结的人,做什么决定都会瞻前顾后。自从学了“课题分离”的思考方式,他会有意识地去想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他现在已经不再纠结别人的想法,能够专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了。
例如:要不要换工作这个问题,其实没人能帮你做决定。
如果不是你自己下了决心,就算别人说要换,你也不会听。就算听了,他也没法帮你承担选择的后果和责任。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我也有自己的建议:如果你实在觉得难受,就应该考虑变动。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自己就是这么选的。
当然,变动之后,你一定会有不安。你的生活也许会过得更差。但这种不安会提供难得的挑战。这些挑战是压力,但也会逼迫你打起精神,去寻找出路。
这些出路有些靠谱,有些不靠谱。但只要你在行动,慢慢的,你总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你做选择的依据,不是你现在有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挑战。你的能力就是从应对这些挑战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挑战都还没有出现,哪来的能力呢?
那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是你有多大的雄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人面临变动的时候,都会有不确定的焦虑。差别只在于,有些人有更多变动的经验,所以他们更知道,焦虑是探索未知,必然会有的体验。
你知道,未来的路不是一直都在的,路是人逐渐走出来的。
人不会为走自己该走的路后悔,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人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内心的号召后悔。
我的体会是,用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来交换更多的可能性。我相信,这样的交换是值得的。
例如:你能一个人完成所有的改变。任何关系的改变,都需要两个人共同的努力。
你需要把你的伴侣拉进来,你需要告诉他你的1000天计划;告诉他为什么你觉得你们的关系需要改善;告诉他你努力的背后,是这关系和他的爱,对你很重要;告诉他有时候你会累,会想要放弃,但又不甘心。跟他谈谈,看看他会怎么说。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你们的沟通就开始了。而开始沟通,就是你能做的很大的改变。
改善夫妻关系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它从你开始,但没法你一个人完成。你需要来自你的伴侣的反馈,你也需要给你的伴侣反馈。反馈会增加你们对彼此的了解,这本身就是关系改善的一部分。
例如:青春期孩子,家长搞不定?
第一,探索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好。这对孩子来说是很艰难的任务。
其次,探索的过程再艰难,也需要孩子他独立完成。如果你们去帮忙,他探索的结论也许就变成了:“我需要依赖父母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就很难树立起他的自信。
你们作为父母就不用帮忙了呢?当然不是。
只是,你们需要换一个帮忙的姿态,不是主动去帮孩子承担,而是稍微往后撤一点,跟孩子说:“如果你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定会全力帮你。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应付,那我们就相信你。”
除此之外,你们还需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孩子离家,对家会有非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想要独立,一方面他又不想离开家,又对你们有依赖。
其实,对父母来说,你们也许也会有相似的纠结。
所以,如果你们能过好,就是给孩子一个榜样。
这个探索之旅不只是对你孩子的,也是对你们自己的。你们也在探索,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离家。
如何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但又不会越界。如何保留对孩子的担心,同时能够过好你们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们暂时想不到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先思考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帮助。
例如:最近戒掉了抽了二十几年的烟。
怎么戒的呢?
他说他最大的改变是,以前有人向他递烟的时候,他会说,“谢谢,我在戒烟”。现在他会说,“谢谢,我不抽”。
这两个回答区别在哪里呢?这背后,其实是我们对自制力的理解。
当他说“我在戒烟”的时候,他其实也接受了这样的暗示:“我自己的本心是想抽烟的,我只是在用自制力压制着我的这种欲望,等自制力消耗完了,那我就又会开始抽。”
可是,当他说“我不抽”的时候,他就在说:“不抽烟就是我想要的事情,是一种自然的常态,不需要用自制力就可以。”
例如:这种摇摆不定的自我怀疑,不是我的特性。它是创造的特性,是任何一个人深入到某个未知领域去探索时,都会有的经验。
那这样的经验有什么用呢?它的用处是,当你熟悉这种经验以后,下回你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你就不会太容易被这些想法和情绪左右,更不会纠结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会专注在你要走的路上,把事情做好。
这种自我怀疑仍然会在,但你开始不那么把它当回事,它就变成了另一种自信。
我建议你,借鉴创造的思维,创造者的反馈来源是作品而不是他人。当然了,这个“作品”也有很多种形式。
当你用创造的思路去思考的时候,你的敏感就能帮助到你。
你信心爆棚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自己get到了自己作品某个重要的点。
当你感觉渺小无力的时候,你也会知道自己的作品,有某一些让自己不那么满意的地方。
你不重要,别人的看法也不重要,你的作品才重要,它应该成为你自信的稳定的来源。
个人收获是,当面对改变的时候,我们在脑子里会想象很多要面对的敌人,因为这些敌人我们会感到惧怕,怕自己迈不过那个坎,无法成功地改变自己。
但陈老师的分享让我意识到,其实,当你面对那些敌人的那一刻,即便你感到焦虑、感到生气、感到不安,你的改变也已经成功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