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以上来自百度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解释。
其实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说,从出生到长大、再从成熟走向衰老最终死亡,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再回到互联网行业,一个产品从上线到最终关闭或不再维护的这个过程,一般也会经历比较完整的生命周期。<b>包含4个阶段: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b>。而更多不知名的小企业无法经历完整的生命周期,甚至被扼杀在摇篮,探索期便已阵亡了。
1、怎么判断一款产品所处阶段?
1)探索期时,由于产品刚起步,功能流程还不完善,对用户使用场景及需求的理解不深入,完全属于试错阶段。产品会经常改动,可能下个版本升级时,就推翻了当前版本的概念。这时产品运营上,也处于冷启动阶段,用户增长缓慢,活跃度不高。同时,市场上可能会慢慢出现一些竞品。
<b>从数据表现上来看,探索期的产品,用户增长缓慢,活跃度不高且较平缓。</b>
2)成长期时,产品已经可以为用户提供比较顺畅的服务,产品的核心价值已经形成,产品形态也趋于稳定了。这时<b>产品本身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大量新用户下载注册,活跃度大幅提高,且趋于不断增长的趋势</b>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时产品的活跃用户呈指数型上升。如果产品进入成长期的速度比较快,且持续时间长,相对更好。此时市面上可能会有很多竞品慢慢出现,都想来分一杯羹。
3)成熟期时,产品基本已经定型。<b>新增用户开始变得缓和,用户活跃度比较稳定</b>。这时候很多企业会拓展一些周边的延伸产品,增强产品壁垒,拓展及稳定生态。
成熟期维持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一般来说,成熟期之后就慢慢进入衰退期了,产品很难再有大的发展机会。这时同类竞品相爱相杀,市场环境趋于恶化,有些竞品开始做差异化,或者找突破点。
4)衰退期时,由于产品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受限于过往的产品、技术或服务的瓶颈(或出线『天灾』时),<b>慢慢开始走下坡路,用户活跃度慢慢下降。</b>这时可能过往的竞品或者异军突起的新秀产品慢慢取代了这块市场。比如当年的诺基亚就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霸主』地位后,一步步被智能手机取代,进入衰退期后到最终一个帝国没落了。
2、每个阶段的产品迭代策略
1)探索期时,由于产品定位还不明确,需要快速验证可行性,所以从产品的角度来看,<b>讲求的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b>。一般这个阶段的产品功能很少,主要上核心功能即可,也就是常说的MVP产品。主要关注的几个点分别是:<b>做市场及用户调研,分析用户需求,找到用户痛点,并针对需求和痛点找到解决方案,迅速上线产品后,关注用户反馈。</b>
这时候只要关注的数据指标更多的是用户留存率、用户活跃度。
2)成长期时,产品本身基本已经得到用户认可了,这个阶段对产品来说,最主要的目标有2个:
A <b>优化已有产品,将核心体验做的更好。</b>这里的体验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来说都不一样。比如对技术驱动的产品来说,需要提高效率、稳定性、兼容性等;对运营驱动的产品来说,完善内容库、提高服务质量;对体验驱动的产品来说,产品的形态、交互、视觉需要做到极致等。针对每种产品的特性,完善整个产品的服务链条要重点关注。
B <b>配合运营做好拉新、留存的工作,建立品牌形象</b>。成长期大量新用户涌入,一方面要做好各渠道的推广优化,另一方面,也是判断产品健康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用户留存。
3)成熟期时,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有了较大影响。这个阶段可重点关注<b>提高运营效率,维护好老用户,且想办法拓展新客户,提高变现转化率</b>。比如对老用户进行激励,拓展和优化拉新渠道和方式,通过活动刺激或优化产品来提高用户的付费转化率等。对产品来说,这个阶段一方面是优化已有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新业务或功能,找其他突破点。
4)衰退期时,用户出现持续流失,活跃度不断下降,要想办法<b>通过运营手段留住用户并且刺激已经流失的老用户,同时想办法转型</b>。若产品本身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依旧持续衰退,基本无力回天时,也要<b>做好善后工作</b>,比如提前告知用户情况、辅助用户转移数据等。。
——————
写到这里其实感触蛮深的,我从未在一家公司经历过某个产品从出身-成长-成熟-衰败的阶段,但从小到大用过的、接触过的、听到过的案例又真的很多。不管是时代还是国家的兴旺、行业还是企业兴衰、家庭还是个人经历,都不断的在浪潮之中跌宕起伏,能到达浪潮之巅的仅仅是少之又少的那一小部分,大多数都在浪潮之中被淹没了。产品如此,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