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妒忌
妒忌,可能在中國的語言裡翻譯為嫉妒更合适。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大多只是妒,忌这个字,总让人觉得“出现都是一种妨碍”,在我们眼里的孩子,大慨都没到达这个程度。
2个孩子的妈妈,更容易受到这种挑战。
丽萨家的2个宝贝女儿,每天晚上都象比赛一样,要抢先占领妈妈的怀抱,当小女儿无法第1个占有妈妈时,她要求,“如果妈妈你抱姐姐20,那我要的就是100”,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LISA,第一,妈妈不可能抱着你到你满意的100,第二,如果妈妈抱妹妹到100,姐姐会不会有更高程度的要求?
分享从来不是孩子们真正想要的,分享也不可能做到让孩子得到满足。让孩子们满足的是,他们对于父母来说,是独一无二,他们能拥有自己的某种唯一。
子枫注意到了大女儿的需求,她把妹妹留给爸爸,带姐姐去看了一场话剧。姐姐投入并且享受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独占了妈妈,看话剧成为了她和妈妈之间独有的美好时光。回到家后,她还在为这个发现激动而已,并且,对妹妹格外的友爱。也许在她纯善的小心灵里,还会为自己独占了妈妈而感到小小的内疚,想要以友爱补偿妹妹。可是就在上一次读书会上,她还曾经为有的时候不那么爱妹妹,而感到自责和压力。
书里的观点:孩子的嫉妒,缘于独占欲,也可能是因为“老大”曾经独一无二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当孩子们感觉一切都要分享,而孩子不再以独立的个体被看见时,情绪油然而生。
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
1.看到孩子的情绪,不管是好是坏,接受而不是忙着批评/否定/指正
2.父母应当清晰孩子的不良情绪来自何处
3.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既然他们是独立的,那给他们的爱或关怀,也应当是唯一
第八章 孩子的焦虑感
孩子的焦虑来自哪里?
来自我们脱口而出的”不要你了“,”没有你我们会过的更好“
孩子最大的担心莫过于被抛弃,而父母的恐吓会令孩子情不自禁的想象自己被抛弃的场景。
可悲的是,只有当父母的恐吓在孩子的心里成真了,他们才会收敛,才会变乖。
这样的乖巧,也许会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变本加厉的回报给父母,而父母还不明白好好的孩子怎么变得这么不听话。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天性,衣服就是拿来搽地的,窗帘就是拿来爬的,墙就是拿来画的,而父母的话,在成长的某个阶段,就是拿来造反的。接受孩子的不驯,也是家长此生必修的课题。
孩子的焦虑来自哪里?
还会来自父母情不自禁的唠唠叨叨。
来自父母或者是关心而追求结果正义的混乱逻辑“你看你,不好好洗手,不好好吃饭,现在生病了把?”
就算是好好吃饭,好好生病,难道就真的可以不生病?
在日本幼儿园里,父母有一种观点,送去幼儿园里就是要孩子开始适应复杂的环境”送去生病“,令孩子的免疫力有机会成长起来。什么样的逻辑会被生病也归为孩子的错?
孩子本来就是天然的自我中心,父母不正确的归因“都是我的错”当前,这个观念有可能就此根植孩子内心。
一旦形成这种观点,孩子在今后难免会情不自禁的退缩,也许现在的几句唠叨,孩子以后需要很多次心理建设,需要错过好多,才能拔出这刺。这应该不是为人父母所想要的吧。
孩子为何焦虑?
由于不信任不耐烦导致的焦虑。
这一点可能每个妈妈都有过体会,在正忙着的时候,孩子过来要你和他说话,或者什么事也没有,只是想叫一声妈妈,确认你的存在,确认你在听他。
子枫分享了她曾经遇到女儿的四个电话
第一个”妈妈,我下课了,准备回家“
第二个”妈妈,我出校门了“
第三个”妈妈,我进小区了“
第四个”妈妈,我就在楼下“
多么简单的故事啊,倘若妈妈没有觉知,这一次由孩子发起的正向的情感交流就错给了。
而我也曾不止一次遇到小枕头甜甜的叫我,妈妈,妈妈!
什么事啊?
没事,我就想叫你。
觉知了,就是花好月圆的美好故事。
不觉知,就是这孩子又在干嘛?莫名其妙!更或者,觉得孩子烦人?!
多少次我们在故事里寻找憧憬,却错过了自己身边的美好?
父母的耐烦和耐心,就是给孩子情感生长的空间。即使不懂,也该尊重。即使在忙,也能回一声妈妈给孩子的从心里回应的“哎”吧?
如若不然,长大了,就该他们对我们不耐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