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任何社会的教育,都必然为这个社会的政治服务,都必然受到所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教育应该有怎样的担当?
新时代,如何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呢?
一、新时代,思政教师的根本使命
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
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
关键在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2、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3、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4、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5、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6、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四、新时代,对学校德育的顶层设计
新德育是新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德育研究与实践,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展开的德育校本化方案,是学校在新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设计与践行的具体的德育活动和研究。
德育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体现新时代的特征,适切新时代的特质,为着新时代的目标;新德育是强调“人生行谊”的德育,着力点在学生品德发展的生活基础,强调在学生生活基础的实际背景下展开人生行谊的教育;新德育是在学生的能动性基础上展开的德育,强调内源性动力的激发,强调在学生能动发展的基础上展开教育,指向独立面对未知未来的核心素养;新德育是凸显人类文化延续与传承使命的德育,强调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沉淀下来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的延续与传承。
一、新德育的指导思想:
基于新生命教育理念的新德育实践展开的背景是处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的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这是一所上世纪初以多个村小形态存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脉归宗、合并建设的一所义务教育乡镇学校。集各村小大成,有着二十多年独立办学经验的培育小学汇聚、生成了丰厚的校园文化体系。主要表现为:
1、办学理念
新时代,培育小学师生历史性的选择了“新生命教育”作为集体恪守的办学理念。
新生命教育是营造和谐生态,开发开放各种资源,激发生命体的内源性发展动力,通过成人成事、发展自觉,让自我、他人乃至一切自然生命精彩绽放的教育。
践行“新生命教育”理念的培育人选择“幸福培育,培育幸福”作为基本办学愿景展开自己的教育实践。
2、育人理念
在提炼各个村小的育人经验,总结二十多年集村小大成后的整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和谐生态、开放资源、成人成事、发展自觉”的育人理念。
3、德育理念
践行“新生命教育”的培育小学,明确“在最好的培育,做最好的自己”为学校新德育实践主张的德育理念。
(二)新德育的德育核心
践行“新生命教育”理念,主张“培育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育小学,以“能力能达,不怨不尤”的校训作为新德育实践主张的德育核心。
“能力能达,不怨不尤”既是学校的校训,也是对于学校育人目标“培育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描述。旨在通过立己、立人、立民族魂,实现达己、达人、达中国梦。
(三)新德育的总体目标
新德育以“培育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
践行“新生命教育”的新德育实践总体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能立能达,不怨不尤”的新时代五有好少年。
立己、立人,立民族魂;达己、达人,达中国梦!
新时代五有好少年的具体描述是:
1、有底蕴,会做人;
2、有特长,会生活;
3、有涵养,会共处;
4、有担当,会做事;
5、有抱负,会创新。
在新德育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将着力建构以年级德育目标、班集体建设目标和德育队伍建设目标为展开的新德育目标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