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溪回寄道元上人
许浑
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
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
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
几回策杖终难去,洞口云归不见山。
【注解】
1. 上人:道德高尚的人。 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下》:“闻道志而藏之,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闻道而弗取藏,知道而弗取行也,则谓之下人也。” 自 南朝 宋 以后,多用作对和尚的尊称。
2. 烟光:指春天的风光。唐黄滔《祭崔补阙》:“闽中二月,烟光秀絶。”
3. 潺潺:水流貌。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明王錂《春芜记·宴赏》:“看霏霏山抹微云,更潺潺水遶孤村。”
4. 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微红,两颊有颊囊;臀部有红色臀疣。群居山林中,喧哗好闹。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
5. 翡翠:鸟名。嘴长而直,生活在水边,吃鱼虾之类。羽毛有蓝、绿、赤、棕等色,可做装饰品。《逸周书·王会》:“ 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楚辞·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王逸注:“雄曰翡,雌曰翠。” 洪兴祖补注:“翡,赤羽雀;翠,青羽雀。
6. 桂楫:指华丽的船。南朝梁吴均《采莲曲》:“江风当夏清,桂檝逐流縈。”唐太宗《帝京篇》诗之六:“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7. 松关:犹柴门。 唐孟郊《退居》诗:“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
8. 策杖:拄杖。也称杖策。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仇兆鳌注:“ 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 唐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
简译:
碧绿的桃红红的杏,溪水潺潺而流,城南的春天风光真是宛如仙境呀。
附近的山岭中,野猿时常出没,猕猴三五可见。鱼儿在深潭中嬉戏,翡翠鸟在枝头悠闲地歌唱。
因被晚风所阻停下桂楫,想要乘着春天的月光去拜访你。
可是好几次策杖而去也未能如愿,因为你修行的山中云雾缭绕,根本找不到洞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