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出生在公元773年,他的家族是山西河东的名门望族—柳氏家族。柳宗元二十一岁就考中了进士。二十九岁时,上任蓝田县县尉,两年后,他作为改革派的重要参与者,在朝廷已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仕途上正当风生水起之时,家庭却遭遇到了不幸,他的父亲和妻子相继去世。这是柳宗元的遭到第一次打击。
公元805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受到了打击,被贬到了如今的湖南永州。因当地生活条件极差,与他同去的六十七岁老母亲,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时隔不久,他的小女儿也相继离世。柳宗元又遭遇了第二次打击。
此时的柳宗元,举目无亲,内心十分孤独。就是在这种心境之下,他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的首诗,极具寂寥孤独的画面之感:
在冰天雪地之间,一个孤独的老翁,在寒江中钓鱼,这个“孤舟蓑笠翁”是谁呢?就是柳宗元!他此时难道真的是在钓鱼吗?不!他独钓的是自己寂寞孤独的内心。因此,这首诗也被称为千古绝唱。
这首诗还是一个藏头诗,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千万孤独”。深刻的表达出柳宗元的内心究竟有多的寂寞孤独了。
十年之后,即公元的815年,柳宗元结束了被贬的生涯,返回长安。刚回来一个月,他的好友刘禹锡在玄都观里看花写诗,得罪了当时权贵,皇帝盛怒之下,把刘禹锡贬到了播州(贵州遵义播州区),连带把柳宗元也贬到了柳州,柳宗元真是霉运当头!这是柳宗元遭到第三次打击。
柳宗元是一个非常耿直善良之人,他在得知被外贬之地后,便给皇帝上了一份折子,说明刘禹锡家有年迈老母,去播州路途遥远,恐老人身体吃不消,而自己是孤家寡人,可改去偏远之地的播州,让刘禹锡去柳州。这就是典故“以柳易播”的由来。皇帝被柳宗元的重情重义之举所感动,便给刘禹锡换了一个较好之地,柳宗元在去柳州的路上,其内心也甚感委屈,心想好不容易等了十年,才返回长安,待了不到一个月,却又遭牵连而外贬,在心情抑郁悲伤之下,写下了:“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四年后,即公元820年,柳宗元在孤单寂寞的柳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自己的孩子,他的诗集和文章,都托付给了好友刘禹锡。时年四十七岁时便郁郁而终了。
柳宗元一生都处在一个被贬的状态,然而却写下了诸多名篇,如《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黔之驴》等,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一生,极为寂寥孤独,既有家人纷纷离世的孤独、又有好友远贬的孤独,还有不被朝廷重用的孤独。他从父亲去世的那一刻起,便一步步走向了孤单落寞。 面对多个如此重大的挫折,柳宗元也曾一蹶不振。是好友刘禹锡的鼓励和帮助,才渐渐振作起来。官场失意的柳宗元,开始寄情山水,用心创作,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山水游记的名篇佳作。
唐代韩愈对柳宗元评价甚高,他的墓志铭就是韩愈所写,在墓志铭中,韩愈写到:“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即是说,如果柳宗元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没有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投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下这么大的功夫,以致于像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应是毫无疑问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若不是柳宗元寂寥孤独到了极致,恐怕后世也很难看到柳宗元的名山佳作。这大概就是人们常所说的“诗人不幸诗家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