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的现实效用
孩子就好像一个神奇的百宝盒,如果你找不到打开的机关,你只能望“盒”兴叹,可要是用对了方法,孩子便会给你展现动人的珍藏。
我的小家伙今年上一年级,还不太适应在课桌椅前学习的状态,更没有养成下午一放学就完成作业或完成作业的时候始终保持专心致志的习惯。我为此也曾和小家伙斗法无数,均已两败俱伤而告终。
最近我读了几本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书籍,收获颇多,拿用来也颇有益处。《正面管教》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是我14年就曾零零碎碎看过的,但里面为人师长的管教方法一直没能系统地体味和运用过。上周看到了一招用“头脑风暴”治疗拖延症的方法,我就用在了我女儿的身上,很有奇效。
我家小姑娘跟所有孩子一样,回家第一件事是先放松玩一会,这是天性。但是,玩完之后开始完成作业时,就变得拖拖拉拉,一会想上厕所,一会儿又发现某样学习用品没有就位……总而言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延迟做作业的时间。结果,每天下午练完钢琴和基本功,再读完书,基本上就没有做作业的时间了,往往得牺牲一些睡眠时间用来完成作业。这不行,长期这样,身体怎么受得了?
正在我对她的屡教不改束手无措的时候,《正面管教》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好方法: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到制定“限制”中来。
于是,我就和小家伙郑重地谈了一次话。开始她的一段自我评价——“我有时候有些优秀,有时候却有些悲剧”,让我忍俊不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我就引导着女儿找出问题的症结:可能就是因为不会管理时间,导致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谈话至此,我和女儿探讨的话题就出现了:如何管理放学后的时间?
针对这个话题,我试着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和女儿一起想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扮演引导的角色,因为书中说: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参与到限制的设立中来,并扮演主要角色,这样,孩子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在我的“你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的追问下,小家伙一口气说出了5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先休息10分钟,再作业,最后无负担地玩耍;错时玩耍(一年级放学早,她放学后,我还在上课,她就用我上课的时间玩耍;我放学后再给她读题,专心完成作业);作业前,准备好所有的学习用品;每一样作业定制预备完成的时间,用小闹钟提醒;妈妈辅导她时,放下手中的手机,有电话来也不能接,但一旦超过晚上8:00,妈妈不再有辅导她的义务,她得自己完成作业。
“头脑风暴”有五条规则:1、头脑风暴会上没有坏主意;2、不对任何主意做积极或消极的评断;3、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4、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的观点;5、每个人和每个观点都有同等的价值。基于此,小家伙的方法都被采用,并由她本人负责监督落实——告诉你个秘密,她对于监督我不看手机尤其感兴趣(手机对人的毒害至深呀)。
当她从时间管理中找到了一些乐趣和存在的价值,她的行动果然迅速:昨天晚上,她是在7:40的时候完成了:钢琴练习1小时、基本功练习和每日必读以及所有的家庭作业。
用对方法有奇效,关键方法要对。如果你挚爱着你的孩子,却没有方法的话,建议你读一读《正面管教》,它会教你“和善而坚定”地爱孩子,它更会为你触发打开孩子心灵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