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又何妨
前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过得太颓废了,决定提升下自己。不是有句话说“心灵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吗?想想柴米油盐酱醋茶,我这身体在路上估计是行不通了,于是我果断选择了心灵在路上。然后就在微博上关注了很多读书博主来激励自己。他们一般会在月底的时候发布自己这一个月来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之类的,还会给关注者安利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一来,我既可以在书荒的时候及时补充书单,又能在颓废泄气的时候有动力继续。
刚开始关注那会儿,我就把他们发布的动态翻了个遍,发现他们每个月读书普遍在二十本左右,更有甚者,有的博主不仅每月都能看二十多本书,还能看十好几部电影。我这掐指一算,他们平均一天多点就能看完一本书,再反观自己,一本书能拖一周才看完,实在是惭愧得不能自已。当时我就打定决心,向他们学习,争取两天内读完一本书。这个计划的第一个受害书是天才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这本书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化名金波特的国王逃亡到美国,在纽约一所大学里担任教职,期间认识了名为约翰·谢德的诗人,他把自己的逃亡生涯讲述给诗人听,满心期望他能将自己的传奇经历写进诗里,但他未能得偿所愿,他的故事在根本没有出现。诗人意外身亡之后,他征得诗人妻子同意对此诗加以注释,强行把自己的经历掺杂进去,随后整理成书发表出来。这个故事本身不算新奇,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结构。书以谢德的长诗开始,后面都是金波特对那首诗牵强的注释,这是一本大胆的实验性小说。当然这些是我后来才了解到的。计划之初,我快马加鞭、挑灯夜战读完了这本书,但读完后甚至还不太清楚这本书讲的是什么,脑海里只有囫囵的印象、大概的情节,作者的遣词造句也未来得及细看。一般我读完书之后习惯写些书评、感悟之类的,但快速读完此书之后,我竟无从下笔,无情可抒。相较之下,以往我读书虽然慢,但总会细品书中深意,或醍醐灌顶、或深有共鸣、或感动、或悲伤。之后我又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实在是消化不了,只得放弃。古人说“欲速则不达”,我就是在这时候彻底懂得这句话的。
多年前,人们赶集是要走路的,路上动辄耗费一两天。那时候人们成群结队,你搭着我,我携着你,拉着家常,说着见闻,一路笑着闹着往前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有米面以供生活,有儿女以防老弱就够了。若是能于一日繁重的劳动中脱身那么几个钟头,听个戏、赶个集,生活就算得上是美滋滋了。朴实的生活,简单的愿望,慢一点又何妨呢?我认为现代人们把自己的对生活安排的满满的,以境界的提升与生活的精致为目标激励自己,实则是出于极度的危机感与不安全感。现代生活节奏飞快,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社会运动层出不穷,小程序,软件等多如牛毛。每天世界上都有爆炸性新闻发生,今天在世界最深海沟发现污染物啦,明天两个大国杠起来啦,后天哪个领导人要辞职啦等等。假如与社会脱离一小段时间,就发现自己好像变成了远古人,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且,随着人们信息来源渠道的拓宽,人们能在很多软件上看到别人的生活。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们从小就在强调竞争力的环境中长大,对我们来讲,落后是一件令人无法忍受的事。我们生怕落后于时代,生怕自己不如别人,于是拼命地往自己生活里添加不同的元素,想要充实生活,丰富精神内涵,出门好有谈资,圈子里好有“炫资”。但是这样快乐吗?诚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希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满足于现状,很乐意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地满满当当。但退一步想想,做个散漫的人,静下心来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闲适,也不失为一种乐趣,一种提升。
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有个湖畔派,以华兹华斯、骚塞、柯勒律治等为代表,“湖畔派”一名的由来就是这几位诗人结伴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日日以山光湖色为伴,与花鸟鱼虫为友,日子过得好不自在。华兹华斯以为城市生活使人忘却自然,夺去了人的天性,他最广为流传的作品是《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写的是乡间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恬静幽雅的乡间生活。原诗如下: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象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人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顾子欣译)
如果可以,慢一点生活吧,慢有慢的乐趣,慢有慢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