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6月21日。一上午雨下个不停,没能去成石林景区,就在房间里呆着,一直等到下午三点雨才停了,于是开始行动,前往景区参观。
我先去了景区管理处交涉,穿过亭台楼阁进入花园式的办公地点,接待我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和其他一些工作人员,他们很热情,询长问短,问了我一些情况,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走过多少省市了?就你一个人?等等。我一一作了回答,他们又给我倒水喝,题完词盖完章后,说一会儿给我跟门口打个电话,这样就可以不花钱进去参观了。我很感激,连说谢谢,并送了他们几张名片。
到了门口,那几个把门的用一种鄙夷和不高兴的眼光看着我,我说明情况,他们也不热情,爱搭不理的,看样子极不情愿,歪头晃脑地斜眼看我。
进去后,首先穿过了一段桥,那里有水,到处是花卉、绿草、小树,水中有石林,景色奇特别致,我在这里照了几张照片。
再往前走,就出现了石林,石林景区到了。石林不似我想象中的那么高大,顶多了只有一树头高,山体一个个是独立的。走着走着出现一片石林,山前有栅栏围着,有绿草坪,有许多游人在这里游玩休憩。我拍了照,从这里右拐进去,转过几个弯,来到一块空地上,就看到了一大片石林,这是来到了石林主景区。石崖山体上好多都刻着书法诗词石刻,有一个山峰刻着“石林”两个大字,看介绍,说这是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所书。另有一座山峰刻着:“天下第一奇观”几个大字,朱德题写的词是:“群峰壁立”,另一处写着:“千岩叠嶂”,还有一些其他名人的手笔,石刻字词众多。游人们大多在这里聚集,有许多旅游团体在导游小姐的安排下,引导着观赏,她们口齿伶俐,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诉这里的景点和故事。游人们纷纷和自己的导游小姐合影留念。在“石林”前,导游小姐们都穿着彝族少女的服饰,打扮成阿诗玛的形象,游人们也都叫她们“阿诗玛”。当时我也邀请其中的一个“阿诗玛”陪我一起照张相,那个小姐显然有些害羞,再加上人家忙正准备走,有点儿不耐烦和不情愿,让我好生尴尬,下不来台。游人中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说了句:“给个面子吧”,我接着也说:“小姐,我是全国旅行考察的,这次专门来这里考察,麻烦你就跟我照张相吧”。她才答应,于是我赶紧摆弄好相机相架,合影照了一张。当时还是很尴尬,照得表情很难看。
又转出去,开始随游人们钻石洞、穿山涧、登石级、峰回路转,曲径绕行。踏着打磨过的石头过小溪,林在水中,水中有林,手摸石壁,清凉湿滑。此处如迷宫一样,人在其中不知东南西北,有数条路径相通,可出入林中。抬头看天,有的地方是小小一片天,有的则是一线天,别有一番洞天。
开始爬石林顶,沿路有石把手、石护栏等,到达顶部,但见顶部遭受风吹雨淋风化得如刀似戟,十分锋利、十分光滑,也十分险要。此处纵看石林,如刀枪剑阵,又似万马千军,又似一片森林,很是有看头。上得顶部,更加难走,有石刻,也有游人的乱写涂鸦;还有一块巨石在另一头,我看了看,怎么也过不去 ,很是险要,可是看着以前肯定有人上去过,那上面还有人名的刻写。此处也能看到“剑峰池”、“仰天俯地”、“莲花峰”等等。石林是石灰岩质,十分坚硬,经过亿万年的侵蚀溶解形成的,石林顶部石缝中长有仙人掌,石灰岩壁上有许多小眼小洞,如蜂窝一样,是长年累月风吹雨淋所致。
下去后,又去参观了“剑峰池”和“仰天俯地”,果然是好看。又转来转去看了“犀牛望月”、“佛像石”。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洞洞相连,路路相通,一路上与好几支旅游团体不期而遇。过摔跤场,“天娥远瞻”、“漫步山谷”、“母子携游”、“苏武牧羊”、“望夫石”、“仙人打座”,又转到了“象踞石台”,上了“望峰亭”,休息了一会儿,看着座座石林仪态万千、鬼斧神工,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又转到了小石林区,这里就比较清幽了,有一个石林上刻有毛主席的“咏梅”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环境优美,没有喧闹没有嚣叫,我在这里拍了好几张照片。这里的石林如人工雕琢一般,比较独立,有时就是一个山峰,周围是草坪和围栏,不让游人进去践踏,所以专门修了一条栅栏路,供游人们行走。
刚进入景区时,那里有汽车站,有“阿诗玛餐厅”,有石林湖,湖中有“出水观音”、游艇,供观赏的红鲤鱼,路边有“宜良烤鸭店”,工艺美术店等等。又转到一处,那里比较幽静,有一些别墅和餐厅,是“狮子亭”和一些茶室。道旁有一宣传栏,栏中有许多照片,是介绍彝族和阿诗玛的,彝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不同于汉字和汉文化,也不像壮族文化,人名却和汉族人的姓名差不多。彝族中最多的一支是撒尼人,是阿诗玛的后代,里面也介绍了阿诗玛和阿黑哥的爱情故事,最后阿诗玛变成了化身石的神化传说。黑(白)彝、阿细、撒尼人都是彝族的一支,这里经常对歌、摔跤、斗牛,有火把节等,路南称为“歌舞之乡”。
我在整个石林景区内玩了一下午,玩了个痛快才出去,晚上又住到了那家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