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沟通,或许你并没有花时间研究沟通的权威定义,但你肯定早就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了。因为每天我们都要花费50%-70%左右的时间与人沟通,用于发现、分享和披露重要信息,也用来说服和影响他人。
比如,如果你希望说服朋友陪你一起参加聚会,或者你需要领导支持你年底的晋升,又或者你需要宣布一个通知希望有人回应你。这些都需要有效的沟通。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的沟通的结果都不尽人意,可能还没有开口就感觉气氛凝重,或者开口就被拒绝,恐怖的是说了很多却被忽视或干脆被误解,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留下一个不会说话的印象。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说,还要知道对谁说,怎么说。
总之,要想让沟通发挥作用,还得了解解沟通的本质,做到真诚有效地沟通绝不能仅满足于沟通的表面技巧。否则,就只是猛喝了两口鸡汤并没有什么营养。今天介绍这本书叫做《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罗纳德·B·阿德勒(Ronald B. Adler)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其中阿德勒除本书外,还著有六本书,主题涵盖商务沟通、公共演讲、小团体沟通、独断力以及社交技巧。在写作和教学之余,他还帮助专业和商务人士改进他们在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技巧。而且说这本书是圣经,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仅从销量上看,本书销量超过10万,被豆瓣6万人mark,并且持续保持更新,目前已经更新到15版,吸纳了最新的社交媒体的沟通模式,让本书持续具有阅读价值。
缘于此,凡是涉及到沟通类的书推荐,必有《沟通的艺术》,就连广州市中学生必读课外书都有该书的身影。在书中提到,沟通是一个过程,不仅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惯和方式、物质环境,以及任何赋予信息含义的东西。这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
第一部分看入人里,“看入人里”主要讲述了沟通者自身的自我概念、知觉以及情绪是如何影响沟通的。我们在沟通中展现自我,同时沟通也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自我。在这部分提到一个词叫做“自我应验预言”,有的心理学书籍翻译为自我实现预言,意思就是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他人和自我预期的方向发展。 自我应验预言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它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我们要尽量运用积极的自我应验预言来让自己和他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所以自我对沟通的影响非常的大。改善沟通,从改变自我开始。本书也将通过知觉检核和情绪觉察,让你具备与自己沟通的能力。而今天的片段也会选自这个部分。
第二部分看出人外,主要讲述沟通中信息的传达问题,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桥梁,搭建超越字词之外、通往他人内心的桥梁。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以及性别与文化的影响,还要注意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倾听是信息传递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部分看人之间,讲述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以及如何演变的,通过认知到亲密关系和冲突的本质,学习与整个社会关系的沟通技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要注意相似性与互补性平衡等原则,注意正确把握自我袒露的程度与方式,避免引发他人防卫的沟通方式。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解决冲突的最佳方式是合作双赢模式。
本书总结出良好的沟通离不开七大要素——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以及背景。书中教会你测试自己现阶段的沟通能力,手把手带你规避13种沟通误区,并通过层层递进,能让你循序渐进地提升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沟通技巧,高效达成沟通的目的。
【主题】:通过知觉检核减少人际沟通难题;【片段来源】:《沟通的艺术》 P.114
【拆书家】:Jennifer
【R: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的要素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今日作业】
1、原文片段讲了什么内容?步骤是什么?请(回忆第一周周三作业中I 的写法。)
2、追问片段中所说方法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整理出I 。
3、(选做)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出现过因为没有确认而草草下结论引发的误会吗?请写出符合要求的A1。
4、(选做)你打算如何应用文中所说的“知觉检核”?请写出符合要求的A2。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知觉检核,从字面理解是知觉与感觉的自我核对,从而减少理解差异,帮助更正确的了解别人的意思,避免在人际沟通中因误会而产生冲突。是一种更谦虚的表达方式或暗示,目的是更精确的解读他人语言或者是行为背后的真正意思,谦虚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减小对方的心理防卫。
【why】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常一个词或字有多种意思,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人们经常会把对方的语言或行为第一时间与自己关联,认为自己的认知就是事实。知觉检核的方法通过给出对方语言或行为的多个解读,让对方确认意思,误会自然减小。让语言沟通减少误会对我非常重要,
例如宝宝回家关门的声音大了,妈妈问宝宝为什么发脾气?使用知觉检核的表达可能是这样:我听到关门的声音很大,是因为风大把门吹的,还是你有什么原因而用力关门呢?可以告诉我吗?当然了,知觉检核并不是每个时候都适合的,比如紧急情况下,我们看到火灾,就不应该再问现在是真的火灾还是消防演练,逃生才是第一选择。它适用于与人交流中,对方语言或行为有不明确或歧义,而我们又希望更了解对方的时候使用。
【how】当在人际交流中希望增进相互关系的沟通检核步骤:
1.在回应时,对他人的语言或行为进行描述。
2.列出自己解读的两个或以上的说明。
3.请求对方澄清或确认。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记得在上个月宝宝从琴行下课回来后无所事事的在大厅玩(在这之前,我收到老师信息提醒说宝宝的曲子不熟,基本练习不够),于是想着跟宝宝沟通练琴和考级的事,我说:你俩觉得这就能过级了吗?小宝没回应但跑去练琴了,大宝瞪了我一眼,表情很不爽的说:又乱给人下定义了。当时我立刻就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说,这像质问,但实际上我是希望平心静气跟她们讨论时间已很紧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好。要是让我重来,现在可以换成这么说:宝宝,老师刚才来信息说基本练习还不够熟,考级快到了,现在你俩是有时间吗?还是打算做什么来着呢?我想知道老师反映的情况你俩是怎么看的?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我说话经常用疑问句,在别人说完话后使用常常让人感觉我在说气话/质问,最近老总都被我搞糊涂了。问前没有铺垫是让人产生误会的主因,计划用一周时间,利用知觉检核工具,完成零贷项目的沟通,与老总达成意见共识。
1.在回应他人意见时先将他的主语重复一遍
2.对存在歧义的部分举出两个或以上的理解
3.请他确认或澄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