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了,没有了牵挂,没有了因果。
此为生死观,佛说:无死无生。死是新的轮回。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死亡,事故,疾病,冲突,灾难。
有的人可以通过勤奋努力,往上走,成为人上人,喝着底层人民的血,过着他们的舒适生活。他们希望的是活着,活着可以享受。他们活着就需要底层人民活着,这样才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
人民,很多的人,他们没有上升的机会,没有体面生活的那一天,他们过着的生活是如地狱一般的,没有未来,没有希望。他们希望早点死去,让寄生虫们跟着送葬,他们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必要。因为人世间没有他们的位置。可是他们却是被灌输这样的观念,要活着,不论变成什么样子,即便疾病缠身,即便妻离子散,即便故园一片狼藉,即便已经万念俱灰,依然要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可是,活着没有希望,苟且着,逢迎着,为了生存而努力,依然处于底层。
为什么要纠结于活着与死去?他们本来就是一种东西。
活着的是肉体,是躯壳,可以享受口腹之欲,欢爱之欲,各种欲望都可以去享受,却也要承受各种烦恼,求之不得,逃之不去,一直在烦恼,从未有过平静的时候。
而死去了,没有了肉体,就没有了烦恼,不需要为温饱而烦恼,不需要为性爱而烦恼,不需要为得失而烦恼,仅存在一种精神,无欲无求,也没有什么身体来产生欲望,来满足欲望。可以永远宁静,不被打扰。
一个宗教,如果为了许愿来世而做好今世,那不过是一厢情愿,绝非创立者所愿。生即为死,死即为生,也是不对的,生死本为极端,又怎么会等同呢?
纯粹的生是婴儿,婴儿有感为生,代表了意识的产生。纯粹的死是意识的消散,既无意识,谈何生命。
我从混沌而来,入人世,品酸甜苦辣咸,携一生之经历,归于混沌。是为一个轮回。来之于冥冥,归之于冥冥。
死生相依,存于一生,我心存欲望,欲填之,此为生之所需,我消除欲望,希图平静,此为死之存。
所以,生就意味着产生欲望,追求欲望。死就意味着消除欲望,归于平静。
而由生到死,需要思考,需要经历,需要品味。然世间红绿何其多,欲望永远见不到尽头,若是身入红尘,不知何时才会醒悟,若是不入红尘,则欲望永远无法消除。
唯有特定时刻,才会有功参造化之人悟了。悟即为悟,不悟者不可点化,悟为总结,为统一,将人生悉数清点,即可归于虚无。人生因人而异,顿悟自然因人不同。
所以顿悟者千年以来未有几人,顿悟代表着无死无生,可以圆寂,化为佛,实则无生之意,唯死之志。或心念尘世,回来,继续生活,随仍受烦恼约束,然知生死,明正误,智慧也。类于外人,而非于外人。
圆满,即可圆寂,剩下一身因果,精神飞赴混沌。
民不畏死,何故以死畏之。-《道德经》
补充:
思想偏激,就容易误入歧途,一死生,齐彭殇。
所为何人,所谋何事?
若是为了功名,为了财富,那就是别人手中的小丑。
可若是为了自由,为了发展,那就能看见他们的忧虑,他们的恐慌。
人,贪心而无厌,到达了一个高的阶段就妄图守住地位,守住财富,还会不断的向上爬。
可是,天道轮回。万事万物没有优劣之分。同等对待。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
事物还在发展,不要过早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