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余秋雨《老子通释》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的定位,那就丑了;都知道了善的定位,那就恶了。
所以,有和无相互共生,难和易相互构成,长和短相互赋形,高和下互相证明,音和声互相协和,前和后互相随顺。
因此,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让万物运行而不去创始,让万物生长而不去占有,有所作为也不要自恃,有了功绩也不要自居。只要不自居,功绩也就不会失去。
我之理解:
看到这段,我想到了“初心”,也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本心。当我们把一件事做下去的时候,时间一长就可能忘掉初心,被社会舆论、他人评价或者自己的虚荣心和好胜心影响,而偏离了本心。
余秋雨先生提到,“美的起点是天性和创造,善的起点是良知和大爱。”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也许,一个过于理性的人,容易偏离本心。要学会跟着感觉走,生活需要加点感性,时刻觉察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明了我之本心。
有时候,需要静下来,和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自由自在,又不随波逐流,做自己人生道路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