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其实很简单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焦虑也是如此。它可能是由长期不良情绪积压而成,也可能是不规律的作息导致。其实我们不必把它想得太复杂,或许它的到来只是提醒你该调整状态了。你要做的只是改变你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但其实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做起来还是挺艰难的。就拿我来说,刚开始我很难改变自己消极的想法,自以为得了焦虑症就是不治之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我妈痛哭流涕,然后就是缺乏安全感,忍不住联系身边所有亲近的朋友,向他们索求帮助并试图讨好他们。改变自己的认知是很困难的,试图控制自己的想法其实更不显示。因为那些令你痛苦的症状让你产生濒临死亡的错觉,我知道感受这些的确很痛苦,也很难不让人往坏处联想。但请尝试慢慢去接受吧,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痛苦和反复,但是请接受这一点。而且不要想着“反复”这件事,你要知道焦虑症的本质就是这样,无论你找哪个医生看,都是很难避免的。没有哪个医生能肯定的告诉你,我一定能把你治好,因为这个病主要在于个人本身。


那就从个人本身出发吧,人们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不然,环境和行为是可以改变你的想法,甚至你的性格。我和妈妈住在市区的房子里,周边有个公园可以随时遛弯,交通便利,生活惬意。按道理说,我们应该感到快乐才对。可是我的妈妈每天面带愁容,好像总是为什么事困扰,物业群里的人们每天为了芝麻大点的小事,喋喋不休地争吵。电梯高层房看似很方便,每户人家却互不相识,尤其是在疫情时,根本就不敢出门,哪个楼栋出现了疫情,每个人都躲得远远的。我知道这都是人性使然,只是我也习惯了这种生活,而疫情让我更排斥跟外界人们接触。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家里都不快乐,我父母总说我太过天真,人心隔肚皮,还是要留个心眼。我不明白,难道是疫情让他们变成这样,还是他们自以为是的经验。他们总觉得周边人的问候是不怀好意,甚至是恶意揣测别人的想法。我真的不明白,只是邻居的一个简单问候而已,他们为什么要想那么多,而且这种负面的想法还让自己心里不舒服。


所以我选择离开市区的家,去往偏远的家,那是我爸妈最初单位分配的房子。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场景,这里的人们总是无忧无虑的,老人和小孩偏多,我随时都能在这里看到老人们互相问候,小孩在院里放肆地玩耍,而且我很感谢这边物业。在我刚开始搬到这边住的时候,她帮助了我很多,主动帮助我查询水电燃气的情况,还有我爸妈同一单位的奶奶主动询问我家的情况,不管这些问候是真是假,我感受到来自陌生人和熟人的善意,整个人的状态开始慢慢变轻松了,刚开始其实是有些难以适应,不过呆在这边久了,跟他们打招呼都成了常事,甚至我还变得健谈,喜欢跟别人聊天,也知道怎么调动话题。很神奇,对吧?!我觉得这些改变也很神奇,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因为这里有我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快乐。


人其实很奇怪,对吧?有很多人会花钱挤进市区的房子里,或许是因为交通便利,或是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或许是为了方便老人看病。那里总有着忙忙碌碌的人们,还有穿梭来往的车辆,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很远,甚至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我不明白这究竟是疫情改变了人心,还是人性本就如此。


你可能难以理解我的行为,放着交通便利市区的房子不住,反而去住偏远的家。那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的追求不同。我最终的人生追求就是平安,健康,快乐。这3个词听着简单,实施下来却很复杂。很难确定,你未来会遭遇何种境况?疫情?甲流?洪水?我的意思是,天灾人祸总是难免,但想时时刻刻保持平安健康快乐,却很难。尤其是在经历疫情之后,我甚至都觉得,只要活着就好。你可以问问你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最终想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有时候你都不了解你自己。人想要保持自知是很难的,甚至是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许有些人都意识不到这点。我妈总说有钱就有了一切,可我看她在市区的房子里住着并不快乐,甚至时常抱怨不满。可当时她跟我爸可是满心欢喜的住进市区的大房子。那既然不快乐,为什么要买呢?或许是为了交通便利?看病方便?也或许他们是跟风买的?我并不清楚,当然我也不想去了解。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什么,而且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他们,甚至是屏幕前读者朋友们,我想要邻里和睦,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我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为了呆在这里,我可以接受坐1小时多距离的公交车去上班。你或许会问我为什么?那请你想想,在你辛苦上班一整天之后,回家还要面对一张满脸愁容的妈妈,是什么感受吧?我相信你也会跟我做出同样的选择。


今天就写到这吧,明天我就要去试岗了,我得准备准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