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蒋潇媛)
在第66条建议里,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教师要想赢得尊严,必须靠自己的“精神力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把课上好是第一位的。”由此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特意找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自己的尊严要靠自己塑造,自己有了尊严,学生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我们也才能从学生那里赢得尊严。
正如演员的最高尊严在舞台,老农的最高尊严在田野,工人的最高尊严在车间,战士的最高尊严在战场一样,教师的最高尊严则在课堂。
课堂作为“教师的道场”,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殿堂,放飞教育梦想的平台,培育未来希望的摇篮, 教师的专业尊严在这里演绎,教师的执教尊严在这里建构,教师的人格尊严在这里诠释。
因为为了课堂, 教师会懂得,只有关公才能耍大刀。教师会通过不断的读书与思考,学习与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炼就过硬的专业功底。
因为为了课堂, 教师会明白,只有把课上好,才是王道,也才是赢得来自学生尊严的前提。教师就会像吴宓教授“打磨钻石一样打磨自己的课”。也会像贾志敏先生所说的那样:要用一生来备课。更会像于永正先生所言的那样:备课时,心中要装进大世界;上课时,眼里只能有小孩子。从而使自己的一切用心和付出都源于“功夫在诗外”。
因为为了课堂, 教师会深知,要把课上好,必须先把人做好。教师只有自己“立”起来了,才能把“德”培植进去,让学生真正“立”起来,也才能让学生有完善的人格和终生受益的品质。
——也谈“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教师只有把课上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