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县的教师圈里炸开了锅。
原因是真正开始实施的末位淘汰制,这个制度已经公布好些年了,但是今年执行得比较认真,比较到位,让不少老师寝食难安。
本人已经离开教育队伍若干年了,但是以前的同事经常保持联系,所以略知一二其中的过程。
首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属于县管校聘,高中阶段还是校管校聘,估计是需要时间来推广。
第一步,校长有权决定是否聘用副校长。
第二步,副校长有权决定是否聘用分管线的中层干部。
第三步,领导层有权决定是否聘用班主任。
剩余的普通老师,由评聘书小组投票。没有聘用的,退回教育局,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哪个学校。
这个制度好不好?有好的一面。
首先解决了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各自家庭的生活管理压力,大部分老师都已经不愿意当班主任。只有两类人在当:要评职称和年轻人。而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开始变老油条了。无所求了嘛。
再次,突现了校长负责制的权力与义务。有一段时间,校长成了空心人。人事权被劳动局与教育局拿去了,财务权被教育局统一了。实现校聘后,校长恢复了对老师的管理权限。
最后,也相对公平的对一些不老实,不认真工作的调皮分子有一些警示作用。
但是,这个制度还是有一些不好的地方。
首先,会让一些老好人钻了空子。就是那些所谓做人第一,工作第二的人。
其次,会让大家都削尖脑袋弄个干部当当。这会给腐败创造条件。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层干部是没有行政级别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校长提名,教育局考察通过就可以。
然后,当班主任和当好班主任是两回事。为了不被末位淘汰,可以主动要求当班主任。但是接了这个活,不认真干,混日子,还是大有人在的。
最后,领导层之间互相聘用,这是不合理的。这会产生集体腐败,小集团作风。
相反,个人觉得,领导层应该要接受全校老师甚至学生代表的评定,当不好的,也要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不能当了领导就一劳永逸。
嗯。又瞎操心了。
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