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阅读成甲老师的书《好好思考 the art of thinking》.
阅读节奏很慢,不仅仅是因为时间被一段段的截取,也有精读所衍生必要的思考停顿与理解留白。
的确,日常我们最熟悉的决策方式,其背后的依据或逻辑,绝大多数时候是基于个人的过往经验,关键的时候往往而不自知,或自知不以为然。
许多年前,,乡土村落生活30年的经验足够指导生活一辈子,无论是种植庄稼,还是为人处世 ,还是养育后人。
但时代在变,面对的问题更在变化。
而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是基于运用那些超越了个人有限经验,被人类严谨、反复验证的跨学科原理和规律做决策依据的。
就正如华为公司的任总,用物理学中的“熵”的概念指导公司经营,用物理学科中的“耗散结构”去指导企业管理,借鉴千年之前李冰建造水利工程都江堰时的“深淘滩,低作堰”理念去制定组织战略,如此华为公司未雨绸缪近10年,积累强大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所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找到不同领域间的面临的共同问题,构建深度思考力的底层逻辑,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与原理,大幅度突破自我认知的边界。
思维模型很重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提出了ABC的理论可以解释。
ABC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问题(A)会作出何种反应(C),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遇到的问题(A),而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也就是:A(Activating events) -- B (Beliefs) -- C (Consequences) , 即 诱发刺激 (A)-- 信念反应(B) -- 行动结果 (C)。
如果我们做的一切决策,都与我们已有的信念、观点和解释方式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所拥有的思维模型就成为影响我们各种行为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用基于原理和规律的思维模型替换旧的的基于个人有限经验的思维模型,就等于在给我们的认知系统更新换代。
多元思维模型建立认知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1. 积累经验性学习: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试错,逐步优化改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自身决策能力。
PDCA -- Plan(制定计划)、Do(执行计划)、Check (检查任务)、Action (处理改进)来不断完善结果。
遇到问题 --- 尝试试错 --- 积累经验 --- 熟能生巧 --- 形成适应
敢于尝试 善于总结 前提假设: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要点: (1)敢于尝试 (2)善于总结,但需要一个前提是 外部环境选对稳定
2. 深度思考型学习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洞悉问题本质,利用已有规律(思维模型),直击问题要害的成长模式,它的本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遇到问题 --- 分析本质 -- 匹配规律 --- 跨界迁移 --- 迭代改进
洞悉本质 掌握大量原理和规律 外部环境快速变化(OOD A)
OODA --- Observe (观察)、 Orient (调整)、 Decide(决策)、 Action(行动)
要点:(1)洞悉问题的本质 (2)掌握大量的原理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