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语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文/湖畔书苑  刘东锋

                在接纳与绽放间寻找永恒

二十二年未经历近亲离世,却在三十五岁这一年送别了我最亲爱的奶奶。当我静立灵堂前,心中涌起的并非预想中的崩溃,而是一种深沉的平静——那是一种理解:死亡不是生的失败,而是对生命苦难的终极和解。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向死而生”破解了人类对死亡的迷思。他揭示:死亡不是一个终点事件,而是贯穿生命的过程;正是意识到自己终将赴死,人才能激发出存在的紧迫感与创造力。奶奶的生命虽未波澜壮阔,但她用八十余年的勤劳、朴实、关爱呵护着后辈成长。在奶奶生命的最后这几年里,她一直在我家生活,每天的朝夕相处,让我更加明白人生必须要勤劳与踏实、同时更要拥抱希望。奶奶临终前少有呻吟,她默默承受着疼痛。她离去时,我竟在悲伤的底色中触摸到一丝释然,她终于挣脱了病痛的枷锁。这并非冷漠,而是感受到了泰戈尔“死如秋叶之静美”的真意:当生命之火燃至尽头,静美地飘落是自然的慈悲。

在至丧期间,我也因为工作未能一直在她灵前守灵。虽未能说服父亲放弃请乐队哭丧、舅公多请锣鼓队“热闹送行”的主张,但我内心始终呼应着儒家“敬其在世”的精神——隆重的仪式未必等同于真挚的纪念。回想奶奶一生,她传授的道理、操劳的身影、儿孙绕膝的温暖,这些鲜活的“生”的印记,远比葬礼上哭声的分贝更能定义她的生命价值。

奶奶的离去也让我更加明白,最好的怀念不在喧天的锣鼓与刻意的哭号,而在生前的每一次搀扶、每一句叮咛、每一个用心陪伴的瞬间,当至亲尚在,我们给予的温暖、理解与实实在在的关怀,远胜身后任何繁复铺张的仪式,生前尽心尽力的孝顺才是对生命最深的敬意与最恒久的纪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文/湖畔书苑•刘东锋 珍惜每一天 一声“晚期”,像块冰...
    蓝蓝的白云天_81ea阅读 43评论 0 1
  • 2022/10/25 星期二 文/湖畔书苑 · 屈刚 光华墓前 有一年的清明节...
    9cd271fed1e1阅读 131评论 0 0
  •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文/图 湖畔书苑·彭婧 春耕 春,是大地的复苏,是生命的轮回。在...
    118491344bf1阅读 101评论 0 2
  • 路旁山花烂漫。野花野草的清香充盈着鼻腔的每个细胞,天蓝蓝的,像刘奶奶的蓝包头;云白白的,像母亲给我缝棉袄时撕得匀匀...
    上官书函阅读 445评论 0 4
  •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文/湖畔书苑 谢有锋 父母在,家就在 转瞬间又是一年了,这一年...
    d1bbe54678df阅读 103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