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是个著书成瘾的人。
甚至在病中,都要写作,他还美其名曰是治病。如果病得都起不来了,那就躺在床上打腹稿。
等他病好了,一本书也算写完了。
这位文学家、戏剧家,在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就写了很多他对于写作的想法。
一.要新奇。
文章越新越好,不要写过时的内容。
剧本之所以被称为“传奇”,就是因为内容奇特,如果情节都已经在戏院里被演了多次了,哪还有“新奇”的感觉呢,不新奇,还有什么必要去“传”呢。
李渔的意思,要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说或者电视剧要反套路,不能一看开头,就能把结尾猜出来,那就没意思了。
二.要浅显。
戏曲和诗文不一样,诗文要典雅含蓄,而戏曲本就是来自于街谈巷议,叙事要直说明言。
如果读了剧本觉得令人费解,或者初读不觉得好,深思以后才体会到意味所在的,就不是好的戏曲。
作者推崇元代戏曲,元代的戏曲家不是不读书,但是他们所创作的戏曲不带书卷气,甚至让人觉得浅显。
但这不是不深刻,这是胸中有书却不用,尽量深入浅出去讲述。寓意深刻,词语浅显。
作者举了《牡丹亭》的例子,虽然是好戏,但是思想和语言过于深奥,百人之中可能就一两人能理解它的意思。
这如何让雅士俗人共同欣赏呢。
字字费心经营,欠缺简明清爽,这样的妙句可以当文章看,但是当做传奇戏曲就不合适了。
作者的意思,要放到现在来说,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要考虑受众。比如大家看个电视剧,就像看个欢乐的或者简单的,你非搞个高深莫测,台词跟八股文似的,上班累了一天的打工人回到家,你让他怎么看得进去。
第二,是要言语简明清爽,不要拽字硬凹。我之前看过有两本小说,都是这个风格,明明挺好的书,作者非得在书里放好些典故和生僻字眼,把他的所知所学往书里塞得个满满当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懂得多。这样读起来会很累,而且有莫名其妙和拖沓感。
三.要有机趣。
就是不要断断续续,看了这出,就想起不上一出讲了啥。
要一出接一出,一人接一人,而且要承上启下,血脉相连,及时看起来不相关的情节,也是暗埋伏笔。
不呆板,伶俐洒脱,妙趣横生。
四.要简洁。
每写一段,就自己删改一段,实在不能删的才留下,稍有能删的就删去。
而且刚写完的文,自己没有觉得不好的,等过一段时间再看,就能看出美丑好坏了。
创作剧本,应该在开始动笔到完结会后,隔一天删一次,过一个月改一次。这样才能淘沙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