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在我很小的时候,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一整天锣鼓喧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人们在院子里赏月、燃放烟花爆竹、吃元宵,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热闹非凡,所以称为“闹元宵”。
记忆中,“闹元宵”的活动有很多,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踩高跷和舞龙戏狮,而作为假小子一个的我,最喜欢的便是踩高跷了。
01,踩高跷
说到踩高跷,民间有一个传说——
很早以前,天下一连三年大旱,颗粒无收,饿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万。
皇帝听到后,便下了一道圣旨,开仓放粮,并令家有存粮者开仓赈济灾民。但是,有一知府存粮百担却一粒也不放,非但如此,他还拼命抬高粮价,抢发灾荒财。
当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跷,天生一副侠义心肠,见知府如此凶狠,决心偷取他的粮食来救济灾民。然而,知府粮仓外围尽筑高墙,怎样才能进去呢?
一天,高跷上山砍柴,忽见一棵树梢上有一团冬青,而冬青则是治冻疮之良药,他决心取下。
树太高,怎么才能上去呢?寻思再三,他见树杆上有不少枝枝杈杈,随即踩踏而上。
正是因为这,他也悟出用树丫丫用作攀沿高墙之用。他砍下两根树丫在山上勤学苦练,终于练就树丫绑在脚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飞的本领。此后,他日复一日在夜间翻过知府粮仓的高墙,窃取粮食,救济挨饿的村民。
终于,一天,他被知府的众多护卫发现了,他们用绳索将高跷绊倒抓获,并且投入了监牢。还扬言要上报朝廷后斩首。消息传到乡邻中,大家寻思搭救高跷的办法。
一位老者提议,全村青壮年学成高跷踩树丫的本领,行刑那天来营救高跷。数月后,知府耀武扬威地将高跷押赴刑场。
谁料,午时三刻未到,场外涌进一大群踩着高跷的青壮年,把高跷紧紧地围在中间,他们一边与刽子手博斗,一边掩护高跷逃离刑场。知府见状,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
此后,人们为了纪念高跷,便将踩树丫,取名为“踩高跷”。每逢节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跷,扭秧歌,玩杂耍,热闹一翻。踩高跷庆节日的风俗便世世代代相传,久演不衰。
高跷一般都是树木制成(也许有其他的,只是我没有见过),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再用绳索绑在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大劈叉、扭秧歌等动作。
02,舞龙戏狮
中国人都信奉好事成双,舞龙或者戏狮,一般也会用双数。其中有很多的表演节目,很精彩。我这里着重说说舞龙。
舞龙的队伍,一般是由两条龙组成,一条金龙,一条红龙,这两个颜色都是中国的吉祥色。金龙全身像是涂上了金子,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每条龙由九个人共同举着,前面有带珠的引路人,后面有抬着锣和鼓的长队伍,还有拍操的、打小锣小鼓的、吹唢呐的,有时候还会有一些举着旗帜的人走在队伍的前面。
这条长长的队伍从下游往上,走家串户,每到一户人家,主人会放鞭炮、烟花来迎接和欢送,有些主人还会请他们表演节目,那是最为精彩的部分。
只见那两条龙一会儿摇着神奇的大脑袋,好像在向人们问候过年好,一会儿又腾空而起,一会儿又贴着地面摇头摆尾……这样上下不断翻飞,引来了阵阵喝彩声。
这些节目都有着好听的名字,比如“双龙出洞”,“乌龙调水”……
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双龙戏珠”,只见两条龙一会儿绞到一起,一会儿又前爪相互抵着,威风凛凛地望着那颗大大的珠子,而那珠子也很灵动,逗引着两条龙到处追逐。
这些节目,都寄托着人们新年的愿景,一方面是欢送新春,祈祷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美满,另一方面也是借着这机会来娱乐娱乐,让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得到放松。
03,腰鼓队
腰鼓队更是雄姿英发,整齐有序,融舞蹈、唱歌、武术于一体的腰鼓队,比起舞龙和戏狮来,他们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更为丰富。
他们队形灵活多变,敲出的鼓点,时而刚劲豪放,时而温婉可人,时而像万马奔腾,呼啸而来,时而又像潺潺溪流,缓缓流淌。
好一派欢乐的气氛,真可以说是锣鼓喧天闹元宵,鼓点节拍振人心。一阵阵鼓声响彻夜空,直上云霄,催醒了春姑娘,敲开了新年里希望的大门,把幸福祥和的喜庆迎进千家万户。
2022年年度写作营第(368)篇 1585字,累计510102字。(主题文:闹)
2023年年度写作营第(40)篇 1585字,累计58947字。(主题文: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