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保卫纯真童年
孩子的马虎和失误是正常的
首先,由于个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限
其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对自己智力上的信任和对学业的兴趣,是保证孩子在学习上投注感情的重要前提
第三,经常批评孩子,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不生气 不介入 不怕吃亏
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1.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孩子可以打,但要艺术的打
不提倡棍棒教育,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遇到问题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解决。得体的手段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有本事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孩子
强权的家长剥夺的是孩子的各种自由。父母能量越大,对儿童自由的剥夺越多,出现的后果就越严重
管制太多,压力太大反而起到反作用
4.7
把话语权,交给孩子
3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天才不容易出现不是天才太少,是因为天才太容易被扼杀
4.8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正确看待孩子的爱好
培养孩子注意力,是个伪问题,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儿童是脆弱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第三家庭生活中要戒断严厉和专横
4.9
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还给其自由和尊重
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剥夺玩耍更是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4.10
如何看待电游:玩耍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想办法引导孩子选择健康游戏。
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
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如何把控管制和放手的度呢?
1.孩子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不管是最好的管)家长要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从而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她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的给予更幸福
因为爱和溺爱根本不是一回事。溺爱往往是包办,本质是成年人爱
自己;爱则是理解和接纳,本质是爱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多少都不会让孩
子变坏,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得越健康冷酷从来不是教育,它是教育的
。一碗饭是送到孩子手上还是倒进垃圾桶,这
反义词,冷酷教育只能制造冷酷
看起来如此小的一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却会深刻而久远—回到开始的测试题
上来,选一还是选二,这是个极小的生活细节,却是一块教育试金石。
5规律太多,难成方圆
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压力和惧怕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听话”或“懂规矩”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所以经历就不能转化为经验,却会根本性地损坏儿童的心理健康。
面对幼小的孩子,如果家长不能首先想到如何给孩子自由,而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规范,尤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上,向孩子提出大大小小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并且经常为孩子不能达到这些目标、不遵守这些规则而去批评孩子惩罚孩子,那么他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只可能打造出一个刻板者、自卑者和偏执狂。社会很少对刻板者和偏执狂给出太多偏爱,社会愿意容纳的,是人的宽容心和变通力。所以越是具有宽容心和变通力的人,越容易成为社会主流人群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强势,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损伤越严重,为什么很多多动症,自闭症儿童出自高学历高收入严要求家庭。
4.12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
1.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
从出生到青春期都可以称作启蒙教育阶段,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主要有两个方面:智力启蒙和情感启蒙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
情感启蒙的第一要诀是多和孩子接触。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谁来做,而是怎么做。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智力增长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
在选择图书方面:第一,内容从简到难,从浅入深,难度逐渐递增。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兴趣。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尽早进行母语经典背诵,即是智力教育也是人格培养。
关于背诵幼儿诗歌补充三点:1、这项工作尽可能早做,从几个月开始2.不要操之过急,要有游戏心态3.在某个固定时刻或者固定场合下背诵,养成一种习惯
4.15
2.隔代扶养,隔开生命间的连接
不要过度依靠老人扶养孩子,不低估女子相处的价值
对孩子不要包办太多,不要限制他的活动
童年时代亲情缺乏,会让孩子内心积蓄太多负能量
当今社会为什么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原因之一是母亲的年轻化与孩子幼小时母爱的缺失有关。无论和爷爷奶奶多亲近,孩子依恋的永远是父母。这是自然选择,是天性所定。
父母是否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确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多么深刻的总结)
4.16
寄宿制是个坏制
婴儿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超越了食物
寄宿制孩子虽然锻炼了自立能力,却缺乏了心理的自信,语言的表达等一系列健康的心理表现。如不安全感,委屈感。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不仅需要血缘,还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
4..17
要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这句话全面诠释了一个家庭对孩子培养的全面性和重要性,任何培养地点和人,都不如家和父母
4.幼儿园最重要的条件是教师
幼儿园最能产生影响力的是教师爱的能力和发自内心的尊重。
第四章 赢在教育细节
1.潜台词是最重要的台词
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因为大脑具有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不能只关注告诉孩子什么,而忽略孩子听了什么
想要避免不良潜台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消极的办法就是少说,如果不知道该如何说,不说就是最好,积极的办法是正面思维给孩子正面暗示。
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所以成人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不断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
2.艺术教育应该是甜的
4.19
不要让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变了味,如何让孩子品味到才艺的魅力和乐趣,避免错误管理导致孩子痛恨才艺学习。一是,家长要端正艺术教育的态度,不要在 爱 和 好之上附加任何其他目的。二是想办法帮孩子找到一位好教师。如何选择教师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艺术师范水平。其次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方式,第三是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4.20
3.对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应该学点什么才艺:孩子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向懂行的人请教学习的难易程度。考虑个人经济条件。避免盲目跟风和虚荣心,更不要有功利心。
二,如何做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让孩子接触认识和了解将要学习的东西。在
三,几岁开始学才艺:五周开始,宁可晚一些也不要太早
四,学习管理要注意什么:首先,在孩子学艺术过程中家长进行外围服务就够了,参与程度不要太深。其次不规定练习时间,只着眼练习效果。第三,许可在练习中偷懒,甚至某天不练习。
4.只要办法对,四两拔千金
本节列举的几个案例,无不说明对孩子各种问题的教育是需要巧妙的方法的。抓住孩子的心理,这才是关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大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4.23
1.暗中设圈套,明处消恶习
2.空出一面墙,挤出电视症
3.巧用心理战,便秘去无
4.看道理,剩过讲道理
5.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
4.26
5.走出心理沼泽,小春的故事
用孩子的兴趣点为突破口,转变孩子的观念,深挖家庭问题,打开心结,解决矛盾。遇事不着急,理清思路,找出原因,抽丝剥茧,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第五章 完善家长自身
1.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坏脾气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克制坏脾气不能光靠忍字。脾气差的人,童年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爱发脾气的人,家长的行为示范选大于口头训诫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
4.28
如何控制发脾气:
1.半小时效应
2.纸条仪式
3.意念疏散
2.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母爱的第一任务是个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成长,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
阻止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初了树立相关意识,另一个重要办法是母亲应该发展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3.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
讲道理不如做道理。教育不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关系,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要想让孩子明白道理,必须要首先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连续不断的经验。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势,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4.29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建议如下:
第一,一定不要口是心非。第二,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第三,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4.唠叨是把小刀子
如何减少唠叨:
第一,孩子的某个或者某些缺点,是不是真的不能容忍。第二,改变策略,换种说法或者以某种行动,不动声色地帮孩子矫正。第三,实在没有好办法,那就什么也不做。
5.1
5.如何培养好习惯
判断一个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它是大习惯还是小习惯,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
培养习惯的选择应该是“顺其自然,适当推动”,前者是培养者应有的心理基础,后者是具体做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第一,不要把“养成好习惯”,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