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65%的构成都是水,通过充足的水分,身体中的各类营养物质、荷尔蒙等才能流畅传输。此外,体内的水分还能帮我们调节体温、润滑双眼,甚至在行走运动时,为关节提供缓冲、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人体每天都会失去2~3L的水,排汗、排尿、排便甚至连呼吸,都会带走体内的水分。所以我们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这样才能保持水量平衡,避免脱水或避免水分摄入过多。脱水和水分摄入过多,都会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对于人体正常运作而言,喝水就跟呼吸氧气一样重要!
缺水有什么信号?
“不渴不喝水”是一种被动饮水的习惯,尽管依赖口渴信号可以避免我们身体“脱水”,但是长期被动饮水却不利于身体健康。
首先口渴表明机体已经处于生命活动必需的水分损耗的状态;
第二,一般在口渴的时候,为了解渴会大量饮水,但是一次性大量饮水不仅难以被机体充分吸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第三,往往口渴太久时,大脑会分不清楚是渴还是饥饿,甚至大脑会觉得想要吃更多的东西来摄取食物中的水分,长此以往可能还会为变胖添一把力。
当人体刚开始缺水时,人体的下丘脑区域会始终监测血液中钠、和其他一些物质的含量,来确定身体是否处于缺水状态、是否需要发送口渴的信号。就比如当你在运动、并大量流汗后,血液中相关物质明显流失,下丘脑便会立马发现这样的特殊状况,向身体发送信号,促使你去喝水。
但如果有小伙伴忽视了该信号,让身体一直处于这样缺水的状态,那么口干舌燥的感觉会不断加剧;且排尿时,尿液颜色明显加深、气味更重。
如何正确补水?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要求,男性每天推荐 1700 ml 左右的饮水,女性则是 1500 ml。大概就是常规一次性水杯的 7~8 杯就是很多人信奉经典”一天八杯水“。
但我们首先要注意是什么样的杯子,有的人是用运动水杯,一杯超过 500 ml,每天就是 500 * 8 = 4000ml。有的人是咖啡杯,一杯只有 200 ml,每天就是 200 * 8 =1600ml。
其次,我们需要摄入多少的水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重和所处的环境。因此,每日最佳摄入量是因人而异的。在最佳饮水量的范围,我们是可以上下波动的,这个范围的波动取决于,身体是否健康、有无积极活动、年龄大小、或天气冷热。
最健康最推荐的的补水产品还是白开水,其它饮料,比如牛奶、豆浆、咖啡,在身体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可以喝,但它们在补充一定的水分的同时,还带来了不小的热量。一些食物和蔬菜,比如:草莓、黄瓜、西兰花,90%以上都是由水分组成,也能很好的补充水分。
所以,每天保证正确的饮水量,让你的大脑思维和身体机能都焕然一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