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性,对企业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对于试图打破现状的新公司来说,这种依赖性只会降低它们成功创新的可能性。事实上,能够改变用户由来已久的习惯的案例少之又少。要想改变用户的习惯,仅凭说服对方尝试新事物,比如让他们平生第一次安装微信,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引导他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好是他们的余生——重复这个行为。一些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地打造习惯养成类产品,是因为它们进行了颠覆性的大胆创新。但是,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这种创新设计也要遵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界定、解释为什么一些产品在改变后存活了下来,而另一些产品没有。
我们的大脑往往会沿用既有的思维模式,因此新的行为方式总是难以持久。实验表明,实验室里的动物在习惯某种新的行为方式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行为回转,重拾过去的老一套。 就像会计学里的一个术语“后进先出”所描述的,最新收获的东西往往最先失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很难彻底戒掉某种习惯。在接受过戒酒治疗的嗜酒者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会在一年之内重拾旧习。另有研究显示,通过节食减肥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在两年之内再度发胖。
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旧习惯,研究表明,这些旧习惯根深蒂固。即便我们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大脑中的神经通路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状态,随时都可能被再次激活。对于那些想要推出新产品的设计者或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超难对付的拦路虎。
要想让新习惯在用户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就必须增加它的出现频率。在伦敦大学学院开展的一项近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被试者培养牙线使用习惯的整个过程。结果显示,新习惯出现的频率越高,稳定性就越强。与使用牙线一样,如果用户频繁地接触某个产品,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那么他形成新的行为习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谷歌(Google)搜索引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表明,一旦用户开始频繁地使用某项服务,那就一定会将这项服务纳入自己固定的行为习惯中。如果你对谷歌e影响用户习惯的能力心存怀疑,那就不妨试用一下必应搜索(Bing)。在对这两个都提供匿名搜索服务的平台进行效能比较时,我们会发现它们没什么两样。
尽管在天才设计者的技术努力优化下,谷歌的 搜索统运行速度要稍快一些,这个差别可以用毫秒来计算,我们几乎察觉得到与必应有什么差别。这并不是说毫秒无关紧要,只是这样微小的时间差异不可能成为钩住用户的诱饵。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谷歌用户转而投向必应的怀抱呢?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是习惯让谷歌拥有了如此众多的忠实用户。在他们已经熟悉谷歌操作界面的情况下,转而使用必应只会增加他们的认知负担。虽然必应在很多方面都与谷歌类似,但即使是一个微小的像素设置差异都有可能迫使用户适应新的访问方式。适应必应的操作界面实际上降低了这些谷歌用户的搜索效率,会让他们觉得必应稍逊一筹,这种感觉与技术无关。人们会频繁地在网络上进行搜索这个行为,因此谷歌完全有能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成为老用户心目中的不二之选。用户不会再纠结于该不该选择谷歌,他们仅仅是按直觉和习惯行事。
作为消费者的你,如果头脑中仍然抱有传统的电商购买思维的话,购物的心理一定是这样的:我想买东西,然后是通过京东、淘宝进行主动索引选择。整个的心理状态就是:我要买这个东西,我们也非常清楚我们的“购物”心态,整个大脑中装着的都是为完成此次购买的潜在“目标”或“任务”。当我们的心态处于“主动索引”心理,我们可能只对我们要购买的相关商品的信息感兴趣和更敏感,而对其他的无关联的产品信息来说就不那么敏感。如果换个选择方式,在内容电商的环境中,我们的心理变化如何?首先是我们正处于聚精会神地浏览自媒体公众号里的内容或是专心于网红直播,突然,看到一个隐形植入的产品信息,一个和内容相关联的商品。此时,我们接受到的产品信息,是被动的,是无意识的,是“被动接受”的心理过程。
消费者心理研究发现,消费者在主动索引或主动搜索行为驱动下的心理,会格外地关注直接信息或是关联信息,会屏蔽对购买产品无关的信息。比如:你在挑一款婴儿的尿不湿,会在我们主动索引的大量的相关商品中,进行对比,对婴儿尿不湿的关联信息非常感兴趣。而此时,如果突然看到了一款成人尿不湿的产品信息,你压根儿就不会关心,即使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你会很自然地屏蔽掉这样的信息。因此在传统电商平台上,各种未知的、奇特,品质也很好的产品,有时也不一定会好卖,就与用户的这种心理有关。
当我们在认真地进行着某个任务的时候,这时来自外部的任何干扰,都不会让我们主动地放弃或是减少对完成“任务”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多数人会无形地屏蔽或是忽略干扰的信息。我们是在内容型电商环境里,用户事先没有要购买任何东西的想法,仅仅是在看一档教你如何美妆的面部“节目”。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因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轻而易举地接受了这样一种新型的美妆方式。因为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了其情景化的体验,让我们和“节目”内容产生了共鸣。
内容型电商相较传统型电商,销售及宣传的过程是隐性的、是潜意识的、是“情景化”的模拟,和“内容化”地熏陶和感染,形成共鸣或共识,来抵消我们产生购买时的抵触心理,欣然接受的心理变得越加强烈了。在内容型电商环境中,我们通常会被作者带入一种情景,比如我们在观看文章内容是说卖“凯迪拉克”,即便以前你对这个美国的大牌已经有所了解,但通过文章的细致分析解读,突然豁然开朗,原来这个车也挺不错啊!当你在看这篇“凯迪拉克”文章内容的时候,其实,你是完全处在一种情境中。换句话说,你是进入了“自我评估”的心理状态,你不会在意这款车的性能的好坏。你直观的感觉就是,有历史、有文化,更重要的是价格也不算太高,而此时你的经济能力是你考虑的主要因素。此时你正有换车或是买新车的打算,这款凯迪拉克,正好在你预算范围之内的话,你也许就会购买了。即便你不采取行动(毕竟这是个大件),这款车的悠久历史也已经成为你茶余饭后的说词了。可实际上,你已经在充当品牌的传播载体了。
而如果我们不是在文章内容里看到的这个商品,而是通过网络汽车销售平台查找比较。此时此刻你的心理可能就不一样了,会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除非你的目标非常明确,非它不买。否则,你就会受到“全面评估”心理的影响,继续比较和纠结下去。在传统型的电商平台,消费者一般都会处于这样的“全面评估”购买心理状态中。
在影响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时,小改变能够产生大影响,它们极少引起人们的猜疑或注意。相反,它们静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决定,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我们几乎是自动自发地、下意识地跟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