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领读者大会,与很多网络上、书上仅凭名字熟悉的大咖们邂逅。大师们渊博的学识、机智幽默的谈吐、勤奋励志的经历,无不深深地冲击着我们的思想,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次领读者大会的主题是“儿童阅读与世界未来”。
儿童阅读。
世界未来。
乍一看似乎没有关联的两个命题,被放大后并列在一起,竟然真的能从中悟出什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
所以,全世界的儿童,就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于是,儿童阅读就这样和世界未来比肩而立,令人瞬间感到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在这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儿童阅读,无疑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点灯人”这个词听过,但是将“阅读推广人”喻为“点灯人”,还是第一次从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新阅读研究所所长——梅子涵口中听说。他说现在大部分老师还只是一个阅读的布置者,因为许多书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读过,所以并非真正的“点灯人”,梅老先生的话值得每位老师深思!
“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启动仪式上,白岩松老师说:读书才能读出更好的自己,多读书才能读出一个民族更好的未来。
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阅读是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最直接、最廉价、最有效的东西的。
信宜基金会董事长张杏如女士说:阅读最重要的是要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时而促膝长谈,犹如知己。时而谦虚受教,犹如与良师为学。但这中间总得有个“你”。 阅读也如登山,期间的滋味和各种风景都得你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别人是替代不来的。
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女士说:推动阅读就是帮助人们自我拯救的最好方法,推动阅读就是推进社会公平最有力的武器。
窦桂梅校长说:我一直致力于用两座灯塔照耀儿童,一座是国学的经典,一座是现当代的儿童经典作品。通过两座灯塔的照耀,让儿童一起来耕耘两座园子。一座基于一手好字、一幅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田园,还有一座是能给他们人文科学精神的花园。通过这样的努力来实现我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儿童们点亮晶莹的明灯,播种他们人生成长的力量。
朱永新——全民阅读的形象大使,新教育的发起人,他用自己的生命热忱,用自己的教育理想,为中国教育构划出更美好的蓝图,引领着我们大踏步向前走。他说教育首先要关注生命,因为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厚度和高度。他还为我们勾画出了未来的学校,作为未来的老师,我们要更加的专业:专业地陪伴,懂得孩子的心灵,成为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人;我们要成为真正的领读者,在专业领域进行探索,一起实践阅读中的困难。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遇见更美好的现在,相信未来的我们会成为专业的“点灯人”。
杨佳老师的一生可谓是励志的一生:
15岁考入大学;
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自从李佩先生;
29岁因视网膜色素变形而双月失明,失明8年后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
2009年获得“文津读者奖”……
2011年获肯尼迪政府学院校友成就奖,成为中国大陆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2015年,还以A+的成绩毕业于肯尼迪政府学院,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65年来第一位获得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
杨佳老师虽然双目失明,但是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奖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阅读馈赠给她最好的礼物,她说阅读能使我们从丑小鸭变为白天鹅。杨佳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品质无不使在座的每位老师泪流满面,对杨佳老师肃然起敬。杨佳老师经历风雨之后让生命绽放美丽,正是因为阅读。她说读书使人走出迷茫,永远追求梦想和希望。读者万岁!
窦桂梅校长指出,阅读,是教师的哲学。她从高考现状讲到儿童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从立德树人讲到教书育人,她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做为点灯人要成为三本书:
第一本书——成为为自己阅读赋能的书
第二本书——成为为儿童阅读赋能的书
第三本书——成为为团队阅读赋能的书
那么为了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阅读推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点灯人”,那就为自我赋能!为学生赋能!为团队赋能!
梅子涵教授的不断阅读成就了他的精彩人生,朱永新老师的不断阅读积淀了他在教育上的地位,杨佳老师的不断阅读创造了她生命的传奇,窦桂梅校长的不断阅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童喜喜老师的不断阅读让说写课程得以诞生……
在引领孩子阅读的路上,我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领读者?
1.怎样做好亲子共读?
(1)做好书目的推荐工作,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2)亲子共读、共写,作为评选书香家庭的重要标准。
(3)排演生命叙事剧,主要由父母和孩子参与完成。
(4)组建亲子共读共同体,几个家庭互相影响。
(5)榜样父母的展示、带动。
2.怎样促进班级学生读书?
(1)做好书目推荐。每个学期精读一本,共读2-3本。
(2)利用小打卡或班级阅读群督促孩子读书。
(3)上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推荐、导读、交流、推进。
(4)利用午读时间、睡前20分钟、课间10分钟等碎片化时间阅读。
(5)建好班级图书角。可采用AA的形式或是学校图书馆借阅或是班级捐书等形式,丰富图书内容。同时,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3.怎样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1)以讲促读。大家都讨论这本书,孩子们就会对这本书感兴趣。
(2)分享好书。通过孩子们的分享激发阅读兴趣。
(3)做好微信群内的展示,影响和激励。
(4)用说写课程促进读书。
不一样的童年孕育不一样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着我们的孩子走进文学、走进美好,让我们捧起书和孩子一起读起来,享受阅读、享受文学,享受带领儿童走进阅读、走进文学的美好与宁静,享受生命在文学浸润下日益丰盈的过程。正如朱老师所说: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从儿童开始,儿童阅读从儿童文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