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一年春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到兴庆宫去赏牡丹。李龟年正要演唱助兴,玄宗说:“赏名花,怎么能用旧词呢?”便命人把李白叫来,填几首新词。李白正喝得大醉,就随手写了三首《清平调》。
清平调是乐曲宫调中的一个曲调名,实际上这组清平调是李白用七绝格律自创的。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首《清平调》都是以牡丹比拟杨贵妃,赞美贵妃的美艳。
上一首写杨贵妃的面容像春风吹拂下带露的牡丹,只有在王母娘娘居住的群玉山或是月光下的瑶池,才能见到如此美丽的人。
中一首写贵妃的美艳与倾城的牡丹相映生辉,君王即使有再多的怅恨,倚栏欣赏名花美人,怅恨也随春风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下一首写杨贵妃如带露的牡丹,散发着芳香,令巫山神女都空自哀伤,即使美丽的赵飞燕也要靠精心梳妆才能相比。
旷达如“诗仙”李白,即使能承欢唐明皇,为杨玉环写下赞美之词,毕竟不是为仕途而生的。所以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豪语狂言。李白是为诗而生的,与酒为伴,与诗为伴,纵情山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