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去评价这个人物呢?他是高更笔下的雅各,《旧约》中记载他与天使摔跤。他是高更在布列塔尼时期创作的最佳人物。他和天使在一片怪异的红草地上角力,红色的,这可不是印象派提倡的自然光线下的正常颜色,它是高更想象出来的红色草地,但更像是一张红色的地毯,而且不像草地一样平铺伸向视线的远方,而是好像地毯一样被挂起来,天使和主角雅各象是在红色地毯荧幕上上演功夫片。
一头小牛也在草地上,和这头小牛比起来,天使和雅各身材魁梧。是牛变小了,还是人变大了?要不就是牛在远方,只有远方的东西才显得小嘛。可是我真看不出来小牛在远方,透视的原则没有了,我只能去想象那是一头在远方的小牛。
雅各和天使都光着脚,穿着黑色的衣服,那可不是犹太人的衣服,而是和一旁观众的妇女们一样风格的服装。好吧,我知道,现代主义作家都不描绘宗教体裁的东西,太陈腐了。这里只是高更借用宗教的体裁去表达对印象派的批评。要看到眼外,心外的世界,现在是雅各和天使出现在现代人的眼里和心外。这个天使还有一双金色的翅膀,《圣经》上好像不是这样写的。高更是想说,这个红色挂毯上的较量是人们脑子的画面,为了区分天使与雅各,天使必须有翅膀。
围观的妇女们怎么这么大?比天使和雅各的体型还要大,是因为她们离观众更远吗?帽子,白色的帽子太显眼,黑色的衣服颜色太深,如果不注意,几乎看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分别。雅各想干什么?亨利·马蒂斯看到了雅各,会不会很有启发?想象马蒂斯的《红色工作室》和这个红色草地有几分神似。一颗歪脖子的树把这个画面分为两部分,布列塔尼的妇女合什祈祷,她们刚从教堂听完神父讲述雅各的传说,现在心里还想着上帝通过雅各传出来的道。好吧,高更让她们走出教堂,在一棵奇怪的树下,突然看到一个梦境一样的世界,这些妇女排成的队伍弯弯曲曲,蜿蜒到天花板上,后面的人都放倒了,完全没有了秩序,这是梦里,一切都是合理的。
好吧,高更已经准备好创造他的世界了,鲜艳而超越真实的颜色,不需要过多的调和,超越现实的人物,没有真实的场景,线条,形状,色彩抽象地结合在一起,这在那个时期可是革命性的发展,他这块红色的弹片肆意地往前飞,毫无阻挡,不是,冲破一切阻挡,奋力向前,超现实主义,象征意义的元素,来表达情感与故事情节,那么这个与天神战斗的汉子,雅各,是高更自己吗?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高更逃开了印象派和现实主义,但没有投向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怀抱。他有自己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他要和天神斗上一斗,让那些旁观的人大吃一惊,我就是这么伟大。不服,来看我的画,这是你们能办到的吗?
我最佩服这个时代所有艺术家睥睨一切的气势,即使现在有很多画家的构思和技法都比高更更好,但那只能说是创新,高更是革命。凭借这幅《布道后的幻象》,高更从此成为一名先锋派的领袖。
而他另外一个高峰,是在塔希提上实现的,那里的风貌更加原始,更加适合高更心里的净土,但高更来到这里时,这里已然肮脏。高更问自己《你为何生气》?画中女子说,我们只是被白人玩弄的弱女子。高更愤怒了,这片只有茅草屋,野草,鲜花和小鸡的乐土,只是现代文明发泄自己兽性的土窑。那些捧着水果,露出无邪笑容的女子被随意玷污。她们是艺术里的色彩,是美妙的形体,是诱人的曲线,被毁灭笼罩的世界。
高更愤怒了,他没有用火的红色去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像梵高一样。他让麻木的少女去喊出自己内心的酸楚。那是社会的堕落,却是高更艺术的升华。而高更承受不了这改变他一生追求的事实,他也走上了老友梵高同样的道路。
值得庆幸的是,他得救了。他用生命的余光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这就是毛姆在书里写的那副画吗?不是,这幅最伟大的作品《我们来自哪里》完成后,高更自杀未遂,他对生命的认识会不会有了更深的领悟,他的老友梵高来不及表达,高更应该可以,可是《我们从哪里来》是最后的作品。毛姆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于是他虚构了一个被毁掉的巨作,因为它从来没有出现过,所有毛姆无法描绘出这幅作品的神韵,只能抽象地表达了自己的遗憾。
和梵高一样,我也特别期待有这样一幅作品。我和毛姆相信一定会有这样一幅杰作,高更把它留给了自己,在天堂与老友梵高一起欣赏。
高更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想象力,却透露着忧郁和创伤。这从他那些代表作可以看出,即便是在阳光充足的塔希提,他的颜色却是鲜艳的深色,整个氛围笼着一股低沉的气息。高更的血液里就不是一个所谓的文明人,他奋力反抗这个世界,暗无颜色的世界,他抛弃了这个世界给他的恩惠,打光了所有的弹药,最后变成一个炸弹,在离去之前,轰然爆裂。
毛姆明白他,那最后一幅画,毛姆说有着他从未见过的亮丽色彩,奔放,热情,焚于更加热情和鲜艳的太阳之火中。
高更自杀时,是否也懂了梵高的狂放神经质的热情。无论如何,高更使艺术回归到想象的王国,后代,后代的后代,所有艺术家都将心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