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体的话题,是哲学的核心话题,也是精神分析临床的核心话题,拉康流派对这个概念有很多创新,我计划后面几篇文章整理和阐述下拉康流派的主体概念。
之前有粉丝留言问主体间性是什么,通俗解释,主体和主体之间,我和另一个我之间的互动。自我通过认同相似者而构成,那么自我的本质是另一个自我,也就是我是另一个他者,这是拉康意义上的异化。这么看,拉康的主体模型是间性的,咱们再找个对比,弗洛伊德的的第一地形学,意识无意识;第二地形学,它我、自我,这是主体的内部结构,就不是间性、互动的。最近十多年风靡的精神分析主体间性理论,是在自体心理学的框架下,更倾向于互动的理论体系。
精神分析临床中,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听。这种互动,精神分析内部的不同流派有着不同的理解。自我、客体流派会认为神经症结构的最终方案是认同分析家,分析家的自我支撑来访者的自我,充分认同后分析结束。拉康流派会认为,来访者认同分析家的欲望和理想会继续增加来访者的异化,这就是再增加一层幻象。大他者的欲望对主体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生命早期,主体与大他者分离的时刻,能意识到乳房是自身之外的时刻,这是一个创伤时刻,我要喝奶,变成了大他者让我喝奶,面对大他者的要求和欲望,主体要采取相应的位置,主体在此刻负责了大他者的享乐。这种享乐把主体带回和大他者相融的原始幻想之中,主体抗拒着划杠,划杠的主体在现实中才是主体的诞生。在分析中的很多时刻,分析家在做的是找主体的活儿。
主体如何可以识别呢?S/的出现是某种分离创伤认同的结果,a原本是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和大他者分离,划杠了,主体破了洞,a掉出去了,为什么a是欲望的原因,a掉了,缺失了呀。S1能指隐喻了S/,只有S1能指也不足以产生主体化效果,S1能指的秘密还要有S2能指来换喻、进行回溯的时候,S1才被知道是S1能指。所以临床上,来访者能指滑动的时候,找客体的时候,分析家要做是在场。
再说回大他者欲望,主体和大他者分离的时候,主体破了洞,大他者也破了洞,因为大他者的缺失A/,所以大他者也有欲望。大他者欲望主体吗?如果欲望,那主体想的应该是自己如何去补大他者的洞,这里面是融合的驱力,融合是一个幻象。这个幻象的穿越,是大他者欲望的能指化,这是父性隐喻的作用,父亲的名义隐喻掉母亲的欲望,大他者欲望的能指是什么,就是象征阳具,石祖,这也是遮挡大他者缺失的东西。大他者欲望和其命名的能指是分离的,前者是融合、吞噬主体,后者是让主体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大他者欲望能指附着在对象a上,这就是成了主体的欲望,这也是物的死亡。所以“欲望都是大他者的欲望”,但这个欲望一定成为能指,才对主体有益,才能主体化。比如之前的提到的例子,妈妈读书不好,但是喜欢读书人,孩子最后成为学者。石祖,大他者欲望的能指是什么,读书。
在针对神经症结构的分析里,这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内容,找S /、石祖、a、S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