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周围的家长讨论如何提升孩子的眼界。
为了让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发掘更多的潜力,花了许多钱,带着孩子出国旅游,参加各种“开眼界”的夏令营,却觉得收效甚微。
眼界广确实很重要啊。
我们见过更大的世界,见过更多的人,体验过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的思维里没有那么多的“墙”,没有那么多的必须如此和理所当然。
我们品尝过各种各样的味道,欣赏过五光十色的艺术,见识过光怪陆离的自然,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多姿,我们就更能体会美,体会我们五感六识带来的点滴幸福感。
眼界能让我们跳出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喜乐悲欢,放眼看看这大千世界的沧海桑田。
眼界能让我们在不可控的世界变迁、人心浮动面前,更宽容,也更能适应。
眼界可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更豁达,更灵活,也更容易幸福。
可是,开眼界,一定要去远方吗?
去远方,就一定能开眼界吗?
听一个学姐吐槽,说起自己花了十几万送孩子去参加了一个伦敦夏令营。结果回来之后,和孩子谈起夏令营,孩子直说没意思,住宿条件一般,吃的东西单调,大本钟没啥看头,白金汉宫破破烂烂,还没电视里看着恢宏。
学姐也很无奈,说,我花了大钱让他去开眼界,结果他倒好,出去了照旧盯着手机,花了我十来万,出去玩了十几天手机,攒了一堆抱怨回家。
沉湎于手机游戏,生活在如空中楼阁般的虚拟世界中的孩子,去了远方就能学会观察这个真实的世界了吗?
在孩子准备好之前,父母一厢情愿的“开眼界”之旅,可能就如同我学姐经历的那般,花了大价钱让孩子换个地方玩手机,好一点的积累了一些和小朋友们炫耀的谈资,差一点的除了抱怨什么也没带回来。
所谓眼界,不在于看到了多少,而在于体会了多少;不在于尝试了多少,而在于感受到多少。
眼界,不仅来自于诗与远方,更来自于每一个认真生活的当下。
在生活中为孩子“开眼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01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感知力
同样是西湖,为什么有的人只能说出“啊,好美啊,西湖水”,有的人却能说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刨除本身文化水平的差异,这两人对于美景的感知力就存在根本性的差别。
感知力,在感的基础上还有知。看到色彩斑斓是感,从而体会到美与丑便是知;尝到酸甜苦辣是感,判断出美味与否便是知。
我们生而有感,却并非生而就会感知。我们有了感受,还得知道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这才是感知。
感知力强的人,更有体会到生活细腻之美的力量,在他那里,有层次分明的甜,有变化莫测的香,对我们来说平平无奇的日常,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波又一波的感官盛宴。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力呢?首先当然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感。食物也好,声音也好,只要不伤害身体,都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这些体验都会成为孩子感受的一部分。
其次,是要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感受,从最日常的对食物的感受就可以做起。起初孩子的言语或许单薄,形容食物只有甜和咸,但我们可以一点点去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慢慢感受到甜和咸也有多种类型,随着表达方式的逐渐多样化,孩子的味觉体验也会日益丰富。他会开始学着去细细分辨食物味道的不同层次。而人的感官本就相通,从味觉中学来的细腻的辨别力,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各种感官体验。
再次,也要注意,感觉的刺激很重要,但是也不可以过载。过载引发的便是视而不见。可以想象一下你一天到晚能看到多少广告牌,你能回忆出某一块上的内容吗?大概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实在是太多了,但如果我们一整天只能看到一个广告呢?那大概多少都能留下些印象吧。所以,不要为了提升孩子的感知力就把家弄得让人眼花缭乱,过犹不及,不如让孩子好好体会他能接触到的事物。
02
沉浸于对生活本身的观察
我们应该都见过三四岁的孩子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可以看大半日吧,也许我们自己也曾做过这样的事情。孩子生来就有观察这个世界的能力,他们的眼光之细腻常让我们自愧不如。也许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就在一点点长大的日子里失去了这份好奇心和观察力的。但至少,我们还可以尽量保护住孩子的这份能力。毕竟好奇心和观察力,是创造力和学习力的基础。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值得认真观察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比远方的世界更真实也更丰富。光是观察生活这件事,就可以带给孩子数不清的感悟和体会。认真做一顿饭,可以让孩子观察到蔬菜从何而来,加工过程中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认真看一场电影,也可以让孩子沉浸于故事中的悲欢喜乐,过一场不一样的人生。
认真生活,每一点体验都是积累。
我常觉得现在很多孩子的日常,离开世俗太过遥远了。每日不过是从学校到补习班,从补习班到家,然后再回到补习班。莫说是和陌生人交流的机会了,便是连离家最近的菜市场在哪里恐怕都不知道。
但是开眼界这件事,从来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孩子尚无机会接触真实的人与事,又如何能光从书与远方中就了解到生活的真相呢?
所以啊,不妨给孩子一点机会接触一下真实的世俗生活。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如何在生活的,想象一下他们的日常点滴,感受一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古人皆鼓励,修行要入世,因为没有一个人的见识和眼界会完全来自于书本构造的空中楼阁,然而现在太多的孩子都生活在书本与电子产品共同构造的虚拟世界中。
带着孩子去市场里转转,也许来一场讨价还价,也许只是近距离看看小商贩们的日常。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不一样的都是见识,都是对他们日常生活的补充。这些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会让孩子明白,生活不只有他看到的这一个样子。
生活有很多辛苦、很多艰难,也有很多甜蜜和快乐,每个人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成长环境,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听各种各样的声音,会让孩子能够从各个角度认识这样世界,也从各个角度认识自己,会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