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双11”,祝你剁手快乐。
我很少去凑“双11”这茬热闹,但平时也勉强算半个网购剁手党。当我打定主意买一件东西,即使是几十块钱的小玩意,心情也会莫名的激动起来, “逛”完淘宝“逛”天猫,出门左转到京东,有时甚至再去看看唯品会、1号店等等,对比价格、外观、性能等等,最后敲定宝贝,下单、付款、等货,然后一天查看几次物流,怎么宝贝还没到呀!?等快递送达,又是满怀期待的开箱,嗯,东西还行,不错。想想整个过程,购买时激情满满,等待时期待满满,等到到你手里,其实倒不觉得是快乐满满。
仔细想想,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存在,有时候满怀期待得到一件东西,等真正得到的时候感觉却不如预期的快乐。
我看到这样一个实验。有人用猴子做实验。在笼子里挂一盏灯,灯一亮,实验者就会给猴子果汁喝。然后密切关注猴子大脑中分泌的多巴胺,有多巴胺就表示很快乐,越多越快乐,但多巴胺的分泌并不是无限多的,到一定限度后就不会再多了。
一开始,果汁进入猴子的嘴里,猴子大脑才分泌多巴纳,这说明是果汁让猴子很快乐。
实验重复了很多次,猴子掌握了规律,它知道灯一亮就有果汁。这时科学家发现,在灯亮之后,果汁还没有给到猴子的这个瞬间,猴子大脑已经开始分泌大量多巴胺。对果汁的预期,已经让猴子很快乐。
在重复做这样的实验,亮灯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而果汁带来的多巴胺越来越少。猴子的快乐是对果汁的预期,真正喝到果汁,反而觉得不快乐了。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人们更乐意在网上购物,除了所说的便宜、方便等原因,还存在人对某种确定事件对期待,不过这个预期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会产生负面的感受。再想想其他事情,人类对男女之事乐此不彼,做之前充满了期待,有很大快乐的预期,但做完之后却又有一种莫名空虚的感觉。听说瘾君子谈吸毒的感受,貌似也是如此。
人们都以为快乐是自己的一点小确幸,快乐就是我主观感到快乐,但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快乐是人类的一个大课题,现在不止历史学家在研究快乐为何物,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研究方向指向了快乐。书中指出,一直以来,影响人类快乐主要有两种因素:一是感受快感,大脑分泌多巴胺,像是买到了心仪的商品,做了很想做的事,都会分泌多巴胺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往往很短暂,需要你不断重复的去做,才回维持快乐,比如买买买。二是感觉人生有意义,个人的价值观与集体的价值观一致就会快乐,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集体的价值观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个人的价值观其实就是个错觉,人生的意义根本就不存在。
赫拉利在书中说,快乐应该认同佛教的观点,快乐就是放下追求主观感受。大多数人看重主观感受,以为快感就是快乐,不快乐就会苦。人类渴望快感,避免受苦。这些都是错误的。无论快感还是意义,都是一个瞬间的波动。如果不停歇的追求瞬间的快乐,那么追求的执念就会没完没了,人类苦的根源也在于此。因此人想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主观感受只是一瞬间的波动,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就会得到快乐。这两天得到的万维钢在讲解《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也提出同样的观点。
看来想得到快乐,唯有放弃追求。佛教中的一个“戒”字仿佛道明一切。酒会给人带来快感,有酒喝快乐,没酒喝痛苦,那么戒酒,放弃追求酒带来的快乐,不要去想酒了,你就会快乐。
我的文笔表达有限,实在难将快乐的深奥表述明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人类简史》和《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两本书中对快乐的研究。
我们都想让快乐简单点,但事实快乐很高深,不管如何,还是祝大家天天快乐,想简单点的快乐那就该买买,该吃吃,想来点高深的快乐,那么放弃自己的主观感受,观潮起潮落都是那么平静,看花谢花开都是那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