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 上)
【三六】存养即是省察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但衡今云:“有事时省察不得力,多由无事时失于存养。故有事时省察,即存养。无事时存养不得力,多由有事时,罔知省察。故无事时存养,即省察。”
于清远云:“省察存养,念念在去欲存理而不间断。”
[译文]
先生说:“省察是在具体的事情上存养天理,而存养天理就是在无事时反省体察天理。”
释疑:
与不得力无关,先生说的是时时。省察存养,念念在去欲存理而不间断。
这段强调省察和存养都是唯精唯一的功夫,而且省察存养是一体的。
此意恰与“动亦定,静亦定”句相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互寓其中,且不离一个定字。省察、存养亦然,二者亦是互寓其中,且不离一个天理。定者,天理也,莫非天理良知孰能言定!
若论有事、无事,何以能无事?心活泼泼的,“必有事焉”。物者,事也,所以无事,是说心中无物,即是无私欲所指,即是良知澄明,天理昭然之态矣。由此存扩充盈,即所谓存心养性,所谓无事时省察之谓也。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省的是什么?察的是什么?存养,存的是什么?养的是什么?省察的是念头,存的是心,养的是性。此条的要点是打并为一,省察与存养、有事和无事,都做一个功夫:克己,不能空过、架空度日。
克己的自我审判叫“慎独”。慎独就是自己面对自己,在任何时候你都要自己面对自己,有事的时候,没事的时候,省察的时候,存养的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做功课,给自己当法官。
附注:
①语本《论语,学而篇》:“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四章)
②语本《孟子·尽心篇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第一章)
③朱熹《中庸章句》云:“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第一章>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