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艺术3》作者原尻纯一
这本书是讲整理思维的,书很薄,内容却很丰富,80多个小妙招。
我们日常生活中房间不整理就会变成垃圾场,同样的我们的思维也要经常进行整理,丢掉没用的,更加谨慎的往脑袋里装东西,保持大脑的健康状态,这样才能产生好的创意。
十句话概括这本书
1、比整理房间更难的是整理你的想法。我们的大脑比计算机复杂的多,今天看了一个新闻、一个故事、听说一个信息都塞到脑子里,同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今天听了一本书,它对我有哪些实际的用处?如何去整理这些信息和想法是很难的事情。
2、整理想法需要了解:无数的念头是怎么跑到你的脑袋里的。就像买衣服一样人家说好你就买,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3、学会有效地获取信息。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看到有用的就放到电脑里,总想着有时间再去看,其实只是收集起来不看、不学是没用的,把这些信息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是重要的事情。
4、学会利用时间,安排时间。
5、学会把获取的资料分门别类,才能为己所用。就像把衣服按照不同的用途一摞一摞分开放一样,这样很规整,也便于查找。
6、获取信息、管理时间、整理资料,是有效输入的办法。
7、要成为有创意的人,首先要养成思维的习惯。
8、思维有特定的工具,经常练习就能掌握。
9、改变视角可以重新整理信息。
10、整理信息、创造性思考,都是为了做更准确的决定。
这本书的启发:
1、只是把想法记下来是没用的,要想着整理。
2、如果耗时15分钟就算小活,超过15分钟就算大活。小活要列清单,利用碎片时间做完。
3、你看完或听完一本书,一定要写读后感,或者做思维导图,或者分享给别人听。这就等于花钱买了书,一定要产生价值,否则钱就白花了。
4、这个时代不缺努力的人,而是缺乏有创意的人,好的创意来源于健康的大脑。如何养好自己的大脑?作者提了两点建议1、九点钟睡觉2、工作的仪式感,比如擦擦桌子,泡一杯茶,方便进入状态,产生创意。
5、有多元的视角,尝试去做不同的事情,丰富自己,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做一个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