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奇峰写给女儿的信,听到心理学专家对父女关系的思考,深以为是。
因为有你,我学会了怎样给予爱;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我是别人的心理医生,你是心理医生,带给我轻松和快乐;你延续了我们生物学的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你让我学会了爱自己,不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你的控制的权利……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
他说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爱和恨的能力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也就没有爱的能力,对父母也就没有爱了。
做父母的人不能只分享孩子的成功和幸福,也要分担孩子的失败和悲伤。
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爱是尊重,爱是接纳,爱是不离不弃。你是怎样的,就爱你怎样的。爱也是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