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所以坚持活着,是因为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会求得破道之法。
曹文轩作品合集,也是看得第一本曹文轩的作品。
其中《纸月》和《红门》选自《草房子》,《岩石上的王》选自《大王书》,《米溪》选自《根鸟》。个人比较讨厌看节选合集,总觉得是在割韭菜,刚看出点感觉就“请看原文”了,不得不去买原作,对不了解内容的读者很不友好。像微信读书推出的付费书籍试读功能,只给看前两章的内容,看后面的内容就是另外的价格,好似把书装订得极为拙劣。尽管,在看完这部分节选的章节后,我产生了看完全文的念头。毕竟只是节选,就不记录这几章的感悟。
做为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故事大多具有教育意义。
《枫叶船》中少年遭遇老师不信任,幼小的内心自此多了忧愁怨怼,直到成年依然难消胸中不平之气,人总会被童年的遗憾困扰一生。人内心的成见像是一座大山,搬是搬不走。老师的不信任和舅母嫌弃的嘴脸,石磊无法坚持自我也在情理之中。石磊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缺乏被讨厌的勇气,他们不明白低谷期是用来升级的,而不是让自己恢复出厂状态。近日看到新闻,有学生因为老师的不信任,酿成悲剧,闻者怆然。除了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妥外,家庭环境显然也存在问题,戚月说:家庭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玩过游戏的人都能理解偏爱,自己在账号之间都会有偏爱,更不要说是老师面对一群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但是即便无法对每个学生毫无隐讳地投入一样的情感,老师也要做到给每位同学应有的信任。难怪校园偶像剧中和学生处成朋友的老师总是主角,往往剧情中也必然有的一个戏份是,其他老师都不信任某位学生时,他一定会站在学生这边,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然后啪啪打了其他老师的脸。
做为书名的主打文章《花指头》像是曹文轩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但也可以直接投射到成年人。
皮卡对纸牌、笔套和蜻蜓的追求,都是一时兴起,在过程中又偏偏十分执着。
正面来看,皮卡热爱生活,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好奇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之一,伴随这样的好奇成长,很可能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三分钟的热度或许看起来时间很多,无法形成量的积累,但是三分钟的热度也有三分钟的收获,在体验时感到快乐也就足够了。至于能拿在手上多久,重要吗?反面的看,三分钟的喜欢根本就不是爱,只是一时兴起。有了蜻蜓,丢了笔套也无所谓。有了笔套,没了纸牌也没事。对一切都喜欢也就是对一切都不喜欢,只要有了新事物,旧事物便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往深了想,放在爱情中也一样,这种短暂而炽热的爱,根本就不必说出来。但是在交往时便用尽最大的精力去热爱,做好了一辈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随时离开的准备。因此所有能长久的坚持,都一定是自然最精准地计算,这里说的不只是坚持了多年的兴趣爱好。
全家人对皮卡的宠爱和溺爱。
正面的想,从小生活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对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温柔又充满善意,比如皮卡就愿意将糖果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不管是情感还是物质,只要足够富足总容易落落大方,愿意以最大的善意看待世界。反面的想,皮卡因为家人无条件的宠爱,可能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完全不管他人感受的人。皮卡为了纸牌和笔套,皮卡可以固执的要求全家人不顾时间和地点的出门寻找,自然也可以因为自己的想法,要求其他出格的事。谈恋爱也一样,分手后感到万分难过,也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下一位。或者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排遣情绪的事情。难怪有些人一分手就学习一个新技能,一分手就学习一个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