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点滴,有感而发,已经成为很多简书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生态中待久了,练笔的目的好像不再是那么明确或刻意,至少不再纯粹。“我手写我心”好像更符合简书人的心理,大家好像都需要这样一个窗口,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心得,宣泄心中的郁结来解压。有人自嘲是自嗨,有人说是碎碎念,也有人称简书是一个疗伤治愈的树洞。
简书平台更懂得人性,有一个入口,必然需要一个出口。
类似的文章也读过不少,有人借此素材整理成一篇好文章,但也感觉到有些人受情绪支配,只为宣泄而宣泄,激动之下就无法顾及章法布局,语句是否通顺,更别说遣词造句的推敲与修饰。通篇都是大白话,就像是生活中聊天的式的文字记录。
写什么内容,只要不是违规,简书中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宽泛的自由度为简友们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之门,想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语言有心语、肢体语、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简书是通过文字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再现内心世界,让读者通过你的文字产生共鸣。文章的内容是灵魂,文字是载体,再好的题材也需要较好的形式去表现,这样才有可读性,被更多读者接受。
既然一样是写,我想如果时间允许,还是要尽力把文章写好,除非只给自己看。
记得曾经阅读过一位简友的文章,关于如何才能把文章写好,觉得很有见地。
他建议要珍惜每一次练笔的机会,无论是记述一件小事,描景状物,还是阐明一种观点,都要尽其所能,把它们表述得更细致,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
诚然,每个人的文字功底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以作家或者大文豪的水平去要求也不现实,否则大家都不必写了。这里体现的是一个用心度的问题,端正了态度,天长日久,必有精进。
当然,还有性格与情趣的不同的原因。抛开书面表达,现实中有的人不一定会写文章,但口才很好,或幽默风趣,或剖析问题有条有理,有真知灼见,大家也喜欢与这样的人聊天,从中可以得到快乐或启迪。
一篇优质的文章也是同理,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通过品读好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那颗有趣的灵魂,正如有句名言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好比与优秀的作者进行了一次长谈。”写与阅读就是一种互动。
既然是互动,我想谁都愿意与有趣的人交流,如果是味同嚼蜡,这样的交流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为了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无论篇幅长短,还是应该静下心来设计一下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打腹稿,或叫谋篇。如果能在词句上再下点功夫,那基本上就算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