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上一课中的“驮着”,动静结合
2、范读《繁星》,学生自由读课文
3、理解:繁星、半明半昧、摇摇欲坠
4、之前两篇课文,我们看到了地点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写景物常用的两种顺序。这篇课文里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
---有时间的变化
---有地点的变化
梳理全文的时间、地点的关键词
5、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三个自然段中,作者分别看到怎样的星天?板书
--- 家乡 密密麻麻的星天
---南京 星群密布的蓝天
---海上 半明半昧的星、摇摇欲坠
6、除了看到的,第一自然段中,还有没有写想到的呢?
---没有
---阅读课文原文,从中找到感受: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再到第二三自然段中找感受:好像是我的好朋友,好像睡着母亲的怀里了。
7、观察板书,讨论:第二自然删除了感受好不好?为什么?为什么第一自然段中的感受尤其不能删?
板书:
--- 家乡 密密麻麻的星天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南京 星群密布的蓝天 好像是我的朋友
---海上 半明半昧的星、摇摇欲坠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第一自然中的感受不能删,删掉后就不能形成前后呼应的。
8、交流:自己看到的星天的感受。学生能从看到的,想到的两个方面来说,这对写景很重要的方法
备课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原文和教材原文的对读,在这样辨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