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当你看到别人家同龄的孩子,已经读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本绘本,你会不会觉得特别焦虑呢?
是不是感觉自己家宝宝绘本的阅读数量不如别人,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呢?
其实,这样的焦虑大可不必。
一般来说,很多妈妈在对孩子绘本阅读上,存在很大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过分追求绘本阅读的数量和时间
其实,绘本只是孩子一个阶段的读物。
而绘本阅读也只是培养阅读能力漫漫长征的第一步。
孩子后续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要做。
作为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多读绘本,但也不必过度追求读了多少本,或者读了多长时间。
二、把绘本看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的确,有很多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有共鸣,进一步规范孩子自身的行为习惯。
但是,绘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工具,更不是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
而好的绘本,都不会说教人生道理,它们津津乐道的多半是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段。
好的绘本,只是一个阶段的一种阅读方式,不能代替孩子阅读其他书籍?
三、以为绘本阅读就是一种规范的模式
很多妈妈,在孩子绘本阅读中,会过分拘泥于某一本绘本的阅读方法。
尤其是哪个老师教授的方法。
比如:扉页要读到,藏在角落的细节要看到,这里应该要问孩子什么问题,那里应该要做什么样的动作,等等。
其实,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不要去想所谓的标准读法是什么,而且也没有所谓的标准读法。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阿姆雷特”。
而一千个孩子心中,也有一千种绘本的诠释方式。
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阅读方式,那就是最好的。
四、以为绘本推荐学龄是固定的
对于绘本,每个小宝宝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而直接把一部分绘本,列为某个月龄段所有宝宝的阅读书目,不免有点武断了。
所以,当父母发现某些权威的结论,和孩子的表现发生冲突的时候,
你是更愿意相信权威,还是相信孩子呢?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相信孩子的阅读能力。
因此,对于父母来说,与其到处寻找标准答案和标准做法。
倒不如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为孩子选择最适宜的绘本。
只要孩子喜欢读的,能读懂的,就是最好的。